地区:北京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遗产
[ 编辑:颜建波 | 时间:2024-10-14 04:39:00 | 浏览:1592次 ]
分享到:

2024-10-13 19:44:40新华社

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从2015年起陆续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到2021年10月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我国已基本构建起国家公园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实行国家公园体制,目的是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

全新的体制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带来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明显转变: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稳步提升;旗舰物种数量持续增长;民生持续改善,曾经靠山吃山的群众,如今富山养山,绿水青山成了他们的幸福“靠山”。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遗产

守护好最美的生态

傍晚的秋风拂过黄河源地区,扎陵湖泛起点点星光。漫步草原,37岁的生态管护员德却加总会思考:如何持久地守护好家乡的美好风光?

德却加的家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这里是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的核心区域、青藏高原重要生态屏障,有“千湖之县”之称,丰茂的水草滋养着世代草原儿女。

然而,受全球气候变暖和过度放牧等影响,到21世纪初,草原严重沙化,湖泊面积缩小,野生动物锐减……生态持续恶化。

2016年,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启动,黄河源园区全面落实生态管护“一户一岗”政策,让牧民逐步转变为生态管护者。德却加有了新身份——“家乡守护人”:“我们每周至少巡护草场3次,捡拾垃圾、记录监测野生动物,还相互交流草原保护知识。”

如今,有超过1.7万名和德却加一样的生态管护员,分布在三江源头的角角落落,用实际行动守护家乡。“能用自己的力量让家园变得越来越美,是每一个牧民的心愿。”德却加说。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漫步的黑颈鹤。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漫步的黑颈鹤。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2021年10月,包括三江源在内的我国首批5个国家公园正式设立。

“三江源国家公园设立以来,我们在自然保护体系建设上不断探索,统筹实施黑土滩治理、有害生物防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着力构建系统完备、保护有力、运行有效、监管精准的管理体系。”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孙立军说。

如今,黄河源头雪山巍然耸立、湖泊星罗棋布、黑颈鹤和野牦牛等珍稀野生动物不时“亮相”……最新统计显示: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持续好转,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面积净增309平方公里,水源涵养量年均增幅在6%以上,生物多样性不断提高。

保护最美生态的故事还发生在海南的热带雨林——

古木树藤相伴而生,氤氲雾气曲流蜿蜒。看着眼前的莽莽雨林,全程见证了工矿企业退出的洪小江时常感慨:“这座‘宝库’现在被真正严格保护起来了!”

图为海南一岩金矿区经生态修复后绿意盎然。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供图)

图为海南一岩金矿区经生态修复后绿意盎然。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供图)

海南热带雨林蕴藏着丰富的热带生物多样性和遗传资源。过去由于经济发展需要,地方一度对自然资源无序开采。

2019年7月,《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印发,明确要求国家公园内不符合保护和规划要求的工矿企业逐步关停、搬离,建立已设矿业权退出机制。

“国家公园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把好好的‘摇钱树’撤出来?”……时任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办公室负责人的洪小江还记得,当时的抱怨声、反对声不绝于耳。

对此,工作人员苦口婆心劝说、与企业面对面座谈、到矿业开采一线协调,终于让“硬茬”企业松口。截至2021年12月,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10个矿业权全部废止退出,雨林迎来久违的宁静。

如今,退出矿企基本完成采矿区域的生态修复,坑洞遍布的矿山重新披上了新绿。茂密的林木、多彩的霞光、倾泻的瀑布、各色珍稀动物越来越清晰的脚印……曾经梦里才有的雨林秘境,已经变成现实。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遗产

构建守护生态的全新体制

吉林的秋日,凉风阵阵。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深处,正在做秋季调查的冯利民被一串脚印吸引,一个箭步冲上前。“这是野生东北虎的脚印,成年雌虎,带着两只幼崽!”他兴奋地说。

冯利民是国家林草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副主任,据他介绍,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由于人为活动的增加,野生东北虎栖息地消失和退化,种群急速萎缩。1998年,我国境内仅存12到16只野生东北虎。

为此,国家相继采取设立自然保护区、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清山清套等措施,取得一定成效,但难题依然存在:保护工作涉及多部门、多行政区管辖,生态系统被条块化分割,东北虎豹保护地的碎片化问题严重。

2017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试点工作启动,横跨吉林、黑龙江两省,涉及国土、林业等7部门的行政职能移交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森林植被修复、核心区生产生活退出、虎豹迁移扩散廊道建设持续进行……种种举措,都是为了让老虎重新“掌管”森林。

国家林草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冯利民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开展秋季调查。(受访者供图)

国家林草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冯利民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开展秋季调查。(受访者供图)

如今,通过“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能实时看到东北虎豹的一举一动。最新监测数据显示,目前稳定生活在公园范围内的野生东北虎数量约70只、野生东北豹数量约80只,活动范围超过1.1万平方公里,约占整个公园面积的80%。

不止东北虎豹,“国宝”大熊猫的生存环境也得到系统性保护。

“看,那片一环一环的竹林,就是公园专为大熊猫及其伴生动物开辟的‘猫道’。”站在海拔2400多米的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马草河保护站,生态管护员胡太伦指着眼前布满山头的竹林和阔叶林说。

曾经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我国大熊猫种群被割裂成多个小种群,好似生活在一个个“孤岛”中,对其繁衍生息造成阻碍。截至2013年底,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为1864只,被分散为33个局域种群,其中24个种群因大熊猫数量少,存在灭绝风险。

工作人员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白熊坪区域拍摄到的野生大熊猫母子同框。 新华社发

工作人员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白熊坪区域拍摄到的野生大熊猫母子同框。 新华社发

2021年,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为提高大熊猫基因交流的能力,包括荥经片区在内的四川片区共规划了拖乌山、泥巴山、二郎山等10条大熊猫生态廊道。

“四川片区聚焦大熊猫重要栖息地和重点生态廊道,共计实施生态修复近54平方公里,有效保护了全国64.8%的野生大熊猫。”四川省林草局副局长陈宗迁说。

赖以生存的环境得到改善和保护,不同种群的大熊猫又可以互相“串门”了。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遗产

人与青山两不相负

世代居住在福建武夷山桐木村的李万松,没想到自己的三份工作能融合得这么好——茶园园主、生态护林员和民宿老板。这一切都是武夷山国家公园建设后带来的变化。

武夷山国家公园总面积1280平方公里,横跨福建、江西两省,以生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富集而闻名,还是世界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茶产业是这里的支柱产业之一,李万松经营茶园已有20多年。

“前些年受经济利益驱使,时常有人毁林种茶,山上的生态环境都给破坏了,物种的多样性减少,固土、净化空气等功能也弱了。”李万松说,国家公园设立以来,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毁林种茶现象被管住了。

2024年1月30日,武夷山国家公园桐木村雨后云雾缭绕(无人机全景照片)。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2024年1月30日,武夷山国家公园桐木村雨后云雾缭绕(无人机全景照片)。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近些年,“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成了武夷山人的共识。武夷山国家公园设立后,李万松和村民成为生态护林员。“现在应用的都是‘天空地’全方位、全天候监测管理,生态保护能力强大。”李万松说。

公园里的自然生态环境也持续向好:公园福建片区森林植被加快恢复,森林覆盖率达96.72%;地表水、大气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累计发现并公布武夷林蛙、武夷山对叶兰等30多个新物种。

在守护美好生态的同时,公园积极促进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引导茶农建设生态茶园,推动茶文化、茶产业和茶科技相融合,让群众进一步享受生态红利。

“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我们村9000多亩茶山都不施肥、不打药,茶叶的品质越来越好,很多头回客都成了回头客。”李万松说。

守护好绿水青山,也换来金山银山。在管护茶园、巡山护林之余,李万松还将自家的房子改造成了民宿,游客一年比一年多,节假日客房几乎天天爆满。

国家公园的建设重在保护,也需要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和共享。目前第一批国家公园根据自身独特的自然和文化禀赋,向公众开放了丰富的线路和区域,如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设置了10条生态游憩精品路线和科普廊道,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规划了广元唐家河园区、雅安喇叭河园区等3条独具特色的游憩线路以及11处成熟的游憩区域。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新时代的田园牧歌全面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正徐徐展开。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遗产

领衔记者:黄豁

执笔记者:汪伟、王金金

合作采写:邵美琦、孟含琪、陈凯姿、张华迎、余里

策划:张晓松

统筹:王薇、胡璐、张子琪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学习新语·非遗|“这种原创性的作品,有很深的文化内涵”

2024-10-13 19:47:40新华社

策划:唐颢宸 邓瑞璇

设计:赵丹阳

一揽子财政增量政策将推出!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2024-10-13 19:32:14人民日报

10月12日,国新办就“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ffdca9cb66801448b1a8d38c72abec2

六个方面加大财政政策力度,2024年安排财政赤字4.06万亿元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财政部组合使用赤字、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税费优惠、财政补助等多种政策工具,加大财政政策力度,加强重点领域保障,积极防范化解风险,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一是扩大财政支出规模。2024年安排财政赤字4.06万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1800亿元。

二是优化税费优惠政策。今年1-8月份,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超1.8万亿元。

三是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今年1-9月发行新增专项债券3.6万亿元,支持项目超过3万个,用作项目资本金超2600亿元。

四是加强基层“三保”和重点领域保障。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超10万亿元。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安排1770亿元。

五是更大力度支持基本民生保障。今年以来,中央财政下达就业补助资金667亿元。1-9月全国教育支出3万亿元。

六是抓实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中央财政在2023年安排地方政府债务限额超过2.2万亿元的基础上,2024年又安排1.2万亿元的额度。地方债务风险整体缓释,化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中国财政可以实现收支平衡,完成全年预算目标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总的看,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效果明显,有力保障了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落实,促进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大家比较关注今年是否可以实现预算目标,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中国财政有足够的韧劲,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可以实现收支平衡,完成全年预算目标,请大家放心!

财政部将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

二是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这些银行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

三是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四是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国庆节前已向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下一步还将针对学生群体加大奖优助困力度。

逆周期调节绝不仅仅是以上的四点,这四点是目前已经进入决策程序的政策,还有其他政策工具也正在研究中。比如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

中央财政安排4000亿元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盘活闲置资产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今年以来,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确保重点支出应支尽支。

一是有效补充财力。中央财政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了4000亿元,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支持地方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和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盘活闲置资产,加强国有资本收益管理。

二是切实保障各项重点支出。坚持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的要求,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确保重点支出力度不减。

三是用足用好各类债务资金。目前,增发国债正在加快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也在陆续下达使用。专项债券方面,待发额度加上已发未用的资金,后三个月各地共有2.3万亿元专项债券资金可安排使用。

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是近年来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截至2023年末,全国纳入政府债务信息平台的隐性债务余额比2018年摸底数减少了50%,债务风险可控。

2024年以来,经履行相关程序,财政部已经安排了1.2万亿元债务限额支持地方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和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

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这项即将实施的政策,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

优化财税政策,支持满足居民多样化住房需求、降低购房成本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介绍,财政部与相关部门同向发力,不断优化财税政策,推动房地产行业回归平稳健康发展轨道。已出台的政策中,包括需求端、供给端和化解风险三个方面:

在需求端,主要是支持满足居民多样化住房需求、降低购房成本。包括出台的“卖旧买新”换购住房阶段性个人所得税退税政策。配合相关部门,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在供给端,主要是支持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兜牢民生底线。近三年,中央财政安排了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2124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2800亿元,并统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支持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666万套。

在化解存量风险方面,财政部门配合出台了“保交楼”专项借款政策,对3500亿元专项借款予以贴息。

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用好专项债券来收购存量商品房,研究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相衔接的增值税政策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介绍,下一步,积极研究出台有利于房地产平稳发展的政策措施。财政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支持地方政府使用专项债券回收符合条件的闲置存量土地,确有需要的地区也可以用于新增的土地储备项目。

第二,支持收购存量房,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用好专项债券来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各地的保障性住房。继续用好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

第三,及时优化完善相关税收政策。正在抓紧研究明确与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相衔接的增值税、土地增值税政策。

2024年国家奖学金名额将翻倍,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升至1万元

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表示,分两步调整完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

第一步,在2024年推出以下政策措施。

一是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翻倍。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名额,从每年6万名增加到12万名;硕士生国家奖学金名额,从每年3.5万名增加到7万名;博士生国家奖学金名额,从每年1万名增加到2万名。

二是提高本专科生奖学金奖励标准。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从每生每年8000元提高到10000元;本专科生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标准,从每生每年5000元提高到6000元。

三是提高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从2024年秋季学期开始,平均资助标准从每生每年3300元提高到3700元。

四是加大国家助学贷款支持力度。额度提高,将本专科生最高贷款额度从每生每年1.6万元提高到2万元,研究生从2万元提高到2.5万元;利率降低,按照同期同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70个基点执行。

第二步,2025年提高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奖励标准。同时,还将提高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并扩大资助范围。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补充工作已启动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当前,工、农、中、建、交、邮储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经营整体稳健。截至2024年6月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平均为12.3%。

财政部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按照“统筹推进、分期分批、一行一策”的思路,积极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等渠道筹集资金,稳妥有序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进一步增加核心一级资本。

这项工作已经启动。财政部已会同有关金融管理部门成立了跨部门工作机制。目前,正在等待各家银行提交资本补充具体方案,各项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岑浩辉高票当选澳门特区第六任行政长官人选

澳门特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10月13日举行。岑浩辉在400人选委会的投票中以394票高票当选为第六任行政长官侯任人

岑浩辉,1962年5月出生。1999年12月20日,岑浩辉获行政长官任命为澳门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院长,并担任法官委员会主席、推荐法官的独立委员会委员、区际司法协助及国际司法互助工作小组成员、澳门基本法推广协会名誉会长。

今年8月26日,《澳门特别行政区公报》发布第44/2024号行政命令,应岑浩辉要求,宣布自2024年8月28日起免除其担任终审法院院长、终审法院法官及澳门特别行政区推荐法官的独立委员会委员的职务。(总台记者 肖中仁 刘冰清)

“网红教授”郑强“重回”浙大:畅谈教育发展与企业创业,鼓励学生读资本论

近日,曾任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的“网红教授”郑强“重回”浙大校园。

10月10日,浙江大学MBA教育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近日,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金色大厅内举办了一场“师友经纶”讲座,主讲人为备受欢迎的郑强教授。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学子,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浙大MBA”微信公号 图

“浙大MBA”微信公号 图

消息称,在本次活动中,郑强教授以“关于中国教育发展与企业创业的几点思考”为题,深刻剖析了大学教育的重要性与其面对的新时代下的挑战,同时为企业提供了创新突破的路径。

他强调好大学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并呼吁关注中西部教育资源分配问题。针对企业,他警示大家避免盲目跟风,倡导强化品牌意识与独特创新,以应对市场挑战。同时,他表示应当理性看待人工智能发展,并鼓励同学们学习《资本论》,理解市场周期性,追求长期效益。郑教授还通过历史典故,激励年轻一代树立志气,追求内在价值而非外在奢侈。最后,他鼓励大家保持信心,享受国家发展的成果,同时保持韧性,慢下来欣赏沿途风景,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网红教授”郑强“重回”浙大:畅谈教育发展与企业创业,鼓励学生读资本论

郑强出生于1960年9月,2012年6月任贵州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2016年12月任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正厅级),2020年4月任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2023年12月22日,太原理工大学召开干部教师会议,会上宣布,原任中北大学党委书记沈兴全任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因年龄原因,郑强不再担任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上一篇: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关心“小超市” 情系“大民生”
下一篇:学习新语·非遗|“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
发布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