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北京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审议《关于二十届中央第三轮巡视情况的综合报告》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 编辑:颜建波 | 时间:2024-10-28 15:53:41 | 浏览:1545次 ]
分享到:

2024-10-28 15:12:23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8日召开会议,审议《关于二十届中央第三轮巡视情况的综合报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巡视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问题导向、贯彻严的基调,创新组织方式、深化上下联动,利剑作用持续彰显。从巡视情况看,中央和国家机关、中管金融单位党的建设得到加强,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要严肃认真抓好巡视整改,强化“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责任,加强对巡视整改的组织统筹和日常监督,把巡视整改与深化改革结合起来,与全面从严治党结合起来,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结合起来,融入日常工作、融入职能职责,以整改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

会议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履职政治担当,敢作善为、攻坚克难,主动为党分忧、为国尽责。要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任务落实。要增强忧患意识,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安全底线。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不断增强凝聚力、战斗力。要清醒认识反腐败斗争形势,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施治,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不断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推动防范和治理腐败问题常态化、长效化。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新图景里的数智脉动|大国重器

2024-10-28 13:41:26央视网

编者按:从农田的耕耘到工厂的忙碌,从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到休闲娱乐的消费选择,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数字”元素正逐渐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每一处细节,勾勒出一幅智慧生活新图景。

大国重器,牵涉国脉国运,关系民族盛衰。

从神舟家族到C919大飞机,从国产航母到国产大型邮轮,从港珠澳大桥到高铁复兴号……这些“上天入海陆上”的大国重器,凝结着无数人的心血和汗水,也彰显着中国高度、中国深度、中国速度。

【好评中国·追光青年】让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

2024-10-28 15:39:57人民论坛网

最新追光青年-文章配图

作者:天津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张雅光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青少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群体。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要用好学校主阵地、用好第一个课堂、用好社会大课堂、用好社会实践,整合全社会教育资源,坚持学校家庭社会相互协同、一体推进,形成有机衔接、效果叠加的整体效应,培养青少年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增强国家认同感、民族认同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实际行动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用好学校主阵地。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地方,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坚持家校社协同,首先要用好学校主阵地,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坚持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讲深讲透讲活爱国之理,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历史观,深刻认识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举办升国旗仪式、观看爱国影片和主题演讲等活动,让青少年在仪式中“看到国家”,激发爱国热情,升华政治认同。

用好家庭第一课堂。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与国密不可分。家既是人的出生地,更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既潜移默化,又深远持久。因此,要用好家庭第一课堂,发挥家庭教育潜移默化功能,注重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家与国之间的关系,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培养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第一个台阶,建构丰富的精神世界。

用好社会大课堂。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是光荣历史、优良传统、爱国情怀、革命力量的集中展现,承载着国家和民族历史的记忆,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殿堂、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要注重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育人作用,用好社会大课堂,利用革命博物馆、烈士陵园等各种载体宣传爱国主义理念,组织青少年学生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温历史,忆往昔峥嵘岁月,加强和巩固国家记忆,追寻国家和文明发展的足迹,汲取红色精神营养,增进国家认同。要充分发挥重大节日、纪念日的涵养化育功能,组织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在全媒体时代,既要充分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也要重视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推进媒体融合,使其成为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爱国主义情怀的新平台和新力量。

用好社会实践。在青少年内心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既要靠教育,更要用好社会实践,强化实践养成。要根据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遵循价值认同规律,实施参与式、体验式教学,坚持知识灌输和启发教育相结合,注重双向互动交流,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寓教于境;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爱国主义实践活动,吸引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启发思考,逐步认知、理解并在情感上认同爱国主义精神,让爱国主义内化成为自己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将爱国主义情感转化为自觉行为。

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2024-10-28 12:18:03人民日报海外版

10月22日至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赴俄罗斯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习近平主席密集出席10多场活动,多边双边结合联动,为金砖合作机制发展擘画蓝图,推动开创“大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全球南方”振兴注入重要信心和动力,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金砖合作机制的壮大证明了我们合作的价值不断增长”

习近平主席指出:“扩员是金砖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国际格局演变的标志性事件。这次峰会我们又决定邀请多个国家成为金砖伙伴国。这是金砖发展过程中的又一个重要进展。”

今年是“大金砖合作”的开局之年。本次会晤是金砖国家实现历史性扩员后首次领导人会晤,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会晤期间,与会领导人就金砖合作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会晤发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喀山宣言》,宣布设置金砖伙伴国。

埃及总统塞西对“大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表示赞赏,认为这“体现了金砖国家就加强多边合作和在各种国际场合增强发展中国家声音的愿景与共识”。南非总统拉马福萨表示:“金砖合作机制的壮大证明了我们合作的价值不断增长。通过共同努力,我们可以为各国人民及国际社会铺平通往更光明未来的道路。”

孟加拉国—中国商业工业协会秘书长马蒙·姆里达认为,越来越多的国家申请加入金砖合作机制,反映出金砖合作机制契合大多数国家的发展诉求,顺应时代潮流和世界发展大势。“推进扩员和设置伙伴国进程对于很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而言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这有助于满足这些国家对于发展的需求,也有利于更多发展中国家在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姆里达说。

当前,金砖合作正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阶段。“时代的风浪越大,我们越要勇立潮头,以坚韧不拔之志、敢为人先之勇、识变应变之谋,把金砖打造成促进‘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主要渠道、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的先锋力量。”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和平金砖”“创新金砖”“绿色金砖”“公正金砖”“人文金砖”五点建议,为推动金砖国家集体再出发、开创“大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指明方向。

巴西总统卢拉表示:“我们应该加强多边主义,让各国人民的声音得到倾听。”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表示:“阿联酋坚定地与金砖成员国合作,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稳定、更加繁荣、包容普惠的未来。”

阿联酋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艾哈迈德·哈利勒表示,金砖国家已成为凝聚“全球南方”国家共识、促进各国协调发展的重要国际力量,相信这次会晤将为变乱交织的国际局势注入稳定性,极大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推动富有建设性的合作,助力‘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

中国不仅是金砖发展的倡导者,也是推动金砖合作走深走实的贡献者。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系列务实举措,彰显中方携手金砖国家共同发展的真诚意愿,必将有力推动“大金砖合作”走深走实,促进“全球南方”国家团结合作,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新动力。

从会同有关“全球南方”国家发起乌克兰危机“和平之友”小组,到呼吁中东各方尽快停火、停止杀戮,为全面、公正、持久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不懈努力;从宣布建立金砖国家深海资源国际研究中心、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金砖国家工业能力中国中心、金砖国家数字产业生态合作网络,到同金砖国家拓展绿色产业、清洁能源以及绿色矿产合作;从提出做大做强新开发银行,到承诺实施金砖数字教育能力建设计划……中方为消弭和平、发展、安全、治理赤字提供中国方案,得到“全球南方”国家的赞赏和响应。

“巴西对与中国继续在绿色低碳等领域开展合作寄予厚望,这将为金砖合作带来良好示范效应。”巴西外交部副部长、金砖国家事务协调人萨博亚表示,金砖合作机制提供了宝贵的对话机制和平台,金砖国家可以通过对话交流、团结协作共同探寻全球性挑战的解决之道。

“习近平主席喀山之行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共同进步注入更多正能量。”印度金砖国家研究所副研究员阿洛克·库马尔·帕塔克表示。阿联酋《联合报》政治评论员艾哈迈德·哈马迪认为,金砖国家深入推进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向着心相近、民相亲的方向迈进,为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金砖范本”。

新开发银行是习近平主席亲自关心和推动的金砖合作旗舰项目,《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喀山宣言》明确表示,金砖国家“同意共同将新开发银行打造成21世纪新型多边开发银行”。新开发银行行长罗塞芙表示,新开发银行的进一步发展有助于构建具有多边主义和多极化特点的国际金融架构,激发金砖国家巨大的潜能和强劲的增长势能。

“让不同文明交相辉映,照亮金砖前行之路。”习近平主席宣布中方将实施金砖数字教育能力建设计划,未来5年在金砖国家设立10个海外学习中心,为1000名教育管理人员和师生提供培训机会,助力金砖人文交流走深走实。

“金砖合作的未来将更加开放、包容、具有代表性。”俄罗斯喀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埃尔米拉·哈比布利娜表示,如今,金砖国家潜力得到进一步发掘,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显著增强。“中方提出的重要倡议和方案,有助于形成密切的伙伴关系,推动富有建设性的合作,助力‘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

“‘金砖+’将为加强多边主义、促进全球发展和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全球南方’的第一方阵,我们要展现集体智慧和力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挺膺担当。”习近平主席出席“金砖+”领导人对话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坚守和平,实现共同安全”“重振发展,实现普遍繁荣”“共兴文明,实现多元和谐”重要主张,为“全球南方”国家共同迈向现代化、建设更美好世界凝心聚力、指引方向。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三点主张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符合金砖国家和‘全球南方’的共同期待。”泰国国家研究院泰中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唐隆功·吴森提兰谷说,“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是‘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推动者、引领者,始终视自己为‘全球南方’的坚定一员,同‘全球南方’国家站在一起,携手推进‘全球南方’现代化。”

哈萨克斯坦《实业报》总编辑谢里克·科尔茹姆巴耶夫表示,中国为“全球南方”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担当。伊拉克巴格达大学教授塔里克·佐巴迪认为,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全球南方”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中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土耳其爱国党主席佩林切克认为,金砖合作机制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重要平台,推动金砖合作提质升级,进一步凝聚合作共识,有助于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刚果(布)总统萨苏认为,此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和“金砖+”领导人对话会将志同道合者汇聚一堂,“致力于建设一个更公平、更团结、更繁荣的世界,并造福各国人民”。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金砖+’将为加强多边主义、促进全球发展和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始终心系“全球南方”、扎根“全球南方”,支持更多“全球南方”国家以正式成员、伙伴国、“金砖+”等形式加入金砖事业,汇聚“全球南方”磅礴力量,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报记者张志文、林子涵、管克江、李强、沈钧参与采写)

发展特色农牧业 绘就高原好“丰”景

2024-10-28 12:22:37中国西藏新闻网

日喀则市白朗县巴扎乡农机合作社的村民进行机械化收割。(资料图片)本报记者 李洲 摄

日喀则市白朗县巴扎乡农机合作社的村民进行机械化收割。(资料图片)本报记者 李洲 摄

本报记者 李梅英

编者按: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以来,自治区党委认真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推动各地各部门坚定不移把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壮大新兴产业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加强对全区特色优势产业的谋划和统筹,文化旅游、清洁能源、绿色工业、现代服务、高原特色农牧、藏医药、高新数字、边贸物流、通用航空“九大产业”取得积极成效。

为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自治区党委工作要求,切实增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加快培育发展壮大新兴产业,着力构建具有西藏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推动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报今日起在“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专栏推出“西藏产业发展观察”系列报道,展示“九大产业”发展成效,进一步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提供借鉴,敬请关注。

金秋时节的高原一派繁忙,岁稔年丰的画卷洋溢着质朴的喜悦。河谷平原日喀则的农民在田里驾驶着先进的收割机往来,确保青稞颗粒归仓;而在山顶草原的当雄天然牧场,牧民依托“哞哞哞”叫得响的“牛”产业,日子越过越红火。

农牧业是西藏的小康之基、发展之本、稳定之要。近年来,我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资源禀赋,出台一系列推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政策措施。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农牧业优先发展、高位推进,坚持“稳粮、兴牧、强特色”发展特色农牧业,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链条式锻造农牧业发展优势,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筑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压舱石”。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区第一产业增加值139.13亿元,同比增长14.9%,比全国增速高11.5个百分点;农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预计达68.5亿元,同比增长1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47元,同比增长8.2%,增速位居全国第二。

科技赋能 硕果累累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帕里草原上,日喀则市亚东县帕里镇四社区的普琼穿戴整齐走出家门,前往自己上班的地方——帕里牦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今天有母牛产犊,得去早点。”普琼说。

前两年,普琼把家里的牦牛入股到自己上班的公司,由公司集约化养殖,牦牛带来的收入比以前高了不少。“通过补饲等科学养殖手段,牦牛由3年2胎到现在1年1胎,生产效益高多了。”普琼说。

有了科技助力,帕里牦牛如今供不应求。对此,帕里牦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旦增久美有些自豪:“浙江、北京等地都在发来订单,但我们经常断货。”

近年来,我区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实施扩草增畜行动,大幅提升畜牧存栏和出栏数量。今年,我区优化完善牲畜出售补贴资金兑现方案,农牧民养殖牲畜出栏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畜牧业潜能得到进一步释放。前三季度,猪牛羊出栏147.85万头(只),同比增长48.6%;肉蛋奶产量48.78万吨,同比增长23.4%。

为了进一步稳粮,我区完成撂荒地复耕复种1.22万亩,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今年预计落实粮食播种面积298万亩,粮食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此外,前三季度,我区蔬菜产量也达到80.76万吨,力保老百姓“菜篮子”拎得稳。

(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一版)

今年8月,西藏安琪珠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高原益生菌项目正式投产,打破了国内益生菌市场长期被国际巨头垄断的局面。3年前,该公司科研团队走进西藏牧区,收集乳制品、捡牛粪,从1800株菌株中发现有部分益生菌菌株具有产业化潜质,于是加大科研力度,解决制约我国益生菌行业发展的技术难题,顺利实现产业化生产。高原益生菌等现代科技型产业化项目投产运营,是近年来我区引导企业加快推动农牧产业发展的生动注脚,也是我区农牧科技攻关的标志事件。

今年,我区落实中央财政衔接资金94.76亿元,60%以上资金用于产业发展,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目前,攻克芫根复合抗缺氧食品、牦牛冷鲜肉气调保鲜等关键技术9项,研制青稞酒糟抗氧化肽等新产品16种,推进低GI青稞面包、8°P青稞精酿啤酒等技术成果产业化转化8项。

“龙头”牵引 激发动力

“龙头”领舞惠“三农”。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农牧业经营的关键主体,距离农牧业最近,联结农牧民最紧。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是龙头企业区别一般工商企业的本质所在,也是政府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的初衷所在。

今年1月1日,《西藏自治区关于促进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试行)》正式施行,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明确了对龙头企业、专合社(联合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的激励举措、奖励标准。其中,提到对自筹资金投资建设农畜产品加工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化分装线等,且单次直接投资金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按照直接投资金额10%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奖补金额最高可达1000万元。

“认定为国家级龙头企业,身上担子就更重了。”今年4月,包括西藏宏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内的3家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对此,公司负责人张宏林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该公司作为西藏第一家大规模鸡蛋生产企业,以高效、节能、环保、循环为目标,打造了全产业链运营模式。在其园区内,饲料生产与有机肥生产、农产品初加工、有机种植与鸡蛋生产结合为一体,有效延长了产业链。

与农牧户联结日益紧密,龙头企业正成为带领农牧民闯市场、保障农牧产品供给的重要支撑。公司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山南3县(区)、20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参与藏鸡养殖,每村每年增收20万元以上。乃东区颇章乡布仁沟一带因为公司养鸡场的兴建,已经有了一个好听好记的新名字——凤凰谷。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今年,我区新增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3家、动态调整认定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6家,全区市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87家。在政策的大力帮扶下,龙头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遍地开花、蔚然成势。

今年,我区467家农牧特色企业供应商入驻“832”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累计销售额达10214.33万元。前三季度,牛羊猪肉在京东平台线上销售额达8409.9万元,同比增长92倍。

“接二连三” 产业融合

近日,西藏夜伴蜂声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传来好消息:旗下的夜伴蜂声文化体验园以高原蜜蜂文化研学游为主题,入选2024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秋季)精品景点线路推介。“去年被认定为国家级3A级景区,今年又迎来这一利好消息,心情很激动。”公司负责人张亮富说。

9年前,该公司以发展西藏蜂产业为主导,落地山南。目前,该公司在山南、拉萨、日喀则的9个县(区)养殖蜜蜂,年产量突破120吨,并建立占地1200平方米的现代化蜂蜜生产线,优质高原特色蜂蜜深受中高端消费者喜爱,公司目前已经成长为我区规模最大的蜂产品企业。“今年,我们预计带动6000户农牧民增收。”张亮富介绍道。

近年来,我区以第一产业为基础的产业链向二产、三产延伸,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加快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以“美丽乡村+”释放乡村振兴“乘数效应”。

同时,扎实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园和农业产业强镇评估工作。今年,落实中央财政资金1.45亿元;新创建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农业产业强镇5个。目前,我区累计建成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43个,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已基本覆盖农牧业主导产业。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高原特色农牧产业专项组各成员单位始终着力构建具有西藏特色的农牧业产业发展体系,瞄准重点环节,创新工作举措,激发农业‘接二连三’新活力,有效助推农牧业质量效益实现整体提升。”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产业处处长泽仁志玛表示。

耕耘不辍,共赴秋实。从粮食安全的坚实保障,到农牧业现代化的生机勃勃,再到和美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我区推动农牧业产业链不断延伸、价值链不断提升、供应链不断巩固,积极探索适合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乡村振兴产业提升和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向新向强!





上一篇: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下一篇:南方潮起正扬帆——解码金砖合作行稳致远的成功之道
发布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