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二孩、三孩政策持续放开,生育话题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但同时,也有不少人在生育问题上“犹豫不决、望而却步”,也有一些人有“想生又不敢生”的矛盾心理。
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处于较低水平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处于较低水平 。这是2020年的数据,最新的数据还没有发布,据专家推测可能会更低 。而生育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导致人口减少以及老龄化不断加深,反过来削弱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潜力。
近年来国家也一直出台政策和相应配套措施鼓励生育。今天(2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点击查看全文) 。《若干措施》从四个方面提出13项任务安排,对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有效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实现适度生育水平和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做出部署。
四个方面13项任务安排
Picture-in-Picture Replay Current Time 2:18
Duration 2:18
自动播放 在强化生育服务支持方面, 《若干措施》提出增强生育保险的保障功能、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建立生育补贴等制度、加强生殖健康服务四项任务。
其中具体措施包括:
指导有条件的地方将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生育保险;
做好未就业人员生育医疗费用待遇保障;
加大对生育休假落实情况的监督力度;
加大个人所得税相关抵扣力度;
指导各地将适宜的分娩镇痛以及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等。
在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方面, 《若干措施》提出提高儿童医疗服务水平、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完善普惠托育支持政策、促进儿童发展和保护四项任务。
其中具体措施包括:
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儿童用药按程序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提供更多免费或低收费用房场地,
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等。
在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方面, 提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加强住房支持政策、强化职工权益保障三项任务。
具体措施包括:
深入落实“双减”政策,
鼓励各地出台多孩子女同校就读具体实施办法,
帮助解决家长接送不便问题。
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大对多子女家庭购房的支持力度等。
在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方面, 《若干措施》提出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加强社会宣传倡导两项任务。
倡导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鼓励夫妻共担育儿责任。
搭建多种形式的青年婚恋交友公益平台,破除婚嫁大操大办、高额彩礼等陈规陋习,培育积极向上的婚俗文化等。
总和生育率1.3意味着什么?
总和生育率是指平均每对夫妇生育的子女数。国际上通常以2.1作为人口世代更替水平,也就是说,考虑到死亡风险后,平均每对夫妇大约需要生育2.1个孩子才能让出生和死亡逐渐趋于均衡。
国际上通常认为,总和生育率1.5左右是一条“高度敏感警戒线”,一旦降至1.5以下,就有跌入“低生育率陷阱”的可能。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低生育率陷阱”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总和生育率降至1.5以下,二是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持续下降,一旦跌入“低生育率陷阱”可能会面临什么?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院长 杜鹏: 从这两年的生育数量来看,现在的生育率肯定是低于2020年的水平,所以处于一个极低的生育率 。如果总和生育率持续走低,它会对整个社会产生长久的影响。
比如说现在出生队列偏小,长期来说会加剧人口负增长的趋势。现在人数的减少会影响到后边的上学、未来的劳动力的数量,以及一系列的社会资源的配置。
特别是从中可以反映出我们生育的意愿,它还是高于现在的总和生育率。也就是说许多家庭,他还是面临着生育、养育、教育这些方面的一些难题。所以并没有真实地反映我们现在的生育的意愿。
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是稳定生育率的关键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促成那些想生两个孩子或者一个孩子的家庭实现自己的生育意愿,就需要我们大力建设生育友好型的环境。真正能够使生育、养育、教育的成本降低,使这些有生育意愿的家庭得到实实在在的支持。从而使总和生育率能够在稳定的基础上有所提升,而不是处于一个下降的趋势。这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整个国家的发展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措施支持生育
这些年,国家一直从多面出台政策鼓励生育。我国从2021年开始推进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建设,这些年从国家层面都出台了哪些措施支持生育,我们了解一下。
从2016年,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到2021年,开放三孩政策,近年来,国家层面一直在积极推动出台生育支持政策,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
眼下,我国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各省份普遍设立60天以上的延长产假,15天左右的配偶陪产假,5到20天的父母育儿假,各省份产假均延长至158天以上。
我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能力持续提升,全国孕前检查率、孕期产前筛查率均达到90%以上,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和听力障碍的筛查率均达到98%以上。事实上,国家优化生育政策,不仅体现在服务层面,而且也体现在经济层面。
2022年1月,我国开始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2023年,又将扣除标准从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这无疑给众多家里有小宝宝的家庭,带来利好。
同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7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提到,“ 优化生育休假制度”“全面改善住院分娩条件”“ 扩大分娩镇痛试点”等内容,这无疑也给育龄女性带来福利。
国家卫健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司长 杨文庄: 这次指导意见提出扩大分娩阵痛试点,这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分娩阵痛操作技术,提升分娩阵痛的覆盖范围,普及阵痛条件下的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增强医疗服务的舒适化程度,提高孕产妇就医的满意度。
措施针对生育养育教育等方面哪些痛点难点
和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建立初期更侧重政策体系的全面性不同,这次出台的措施更针对生育、养育、教育等方面的痛点难点。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副院长 杨凡: 我觉得急难愁盼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不好生、不好带 ,第二个是养不起 ,第三个是不想生。
不好生不好带 主要体现在生育和育儿的过程中体验到的服务的不足,比如说在孕产期的医疗服务方面,还有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0到3岁没有人来照顾孩子。
第二个方面是生育成本太高 ,这种生育成本高不仅体现在生育、养育、教育孩子的经济成本,直接所付出的成本高,更重要的是家庭的时间成本。特别是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人来照顾这个孩子,特别是女性,她面临特别激烈的家庭和工作的矛盾。
第三个方面是不想生 的问题,经过长时间低生育率的社会文化,大家对这样的一种文化逐渐产生了认同,都比较倾向少生孩子,以追求其他方面自我价值的实现。
出台“长幼随学”等多种便民亲民措施
我国的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到2035年,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更加完善,服务管理机制运转高效,生育水平更加适度,人口结构进一步改善。
这次出台的《若干措施》就有很多细节的设置,比如说在教育政策方面,提到了“长幼随学”制度,也就是说一个家庭多个子女能在同一所学校就学。还有在普惠托育服务的支持体系方面,提到了从监管、人才的培养,补贴、税费的减免等多个方面落实这一政策,这些都是政策细节可行性的体现。
近年来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各地已经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若干措施》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
四川攀枝花在全国率先出台育儿补贴金政策
2021年7月,四川攀枝花市在全国率先出台育儿补贴金政策,对按政策生育第二个及以上孩子的家庭,每月每孩发放500元育儿补贴金,直至孩子3岁。育儿补贴金实施3年,约4000个家庭收到3000万元补贴金。
攀枝花市仁和区居民 彭秀祥: 今年我们家添了二孩,两个孩子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我们特别开心有新成员的加入。今年我们还申领了育儿补贴,孩子三岁前,每个月都有一笔奶粉钱到账,帮补了家庭经济支出,我们养孩子的底气更足了。
从今年9月1日起,凡是在攀枝花市参与托育补贴券活动的普惠托育机构入托的0-3岁婴幼儿,可按照每人每月200元的标准领到托育补贴券。据统计,2018至2020年,攀枝花市出生人口出现大幅度下降,平均降幅为12.26%。2021至2023年,受三孩政策和育儿补贴等政策影响,全市出生人口降幅逐渐收窄,2023年出生人口较上年增长8.74%。
浙江:灵活就业人员同步参加生育保险
2022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出台相关规定,进一步完善生育保险政策,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以在职职工身份,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同步参加生育保险。
同时,将分娩镇痛、早孕期胎儿结构超声筛查、胎儿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等诊疗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一并纳入支付范畴。
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妇幼保健院的门诊大厅,市民姬力正在询问办理生育津贴的相关事宜。
28日早上,他的妻子刚刚诞下二胎。除了儿女双全带来的喜悦外,当地实行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政策也让他得到很大的实惠。姬力的妻子朱苗苗是一名灵活就业人员,一直是自己缴费参保。医保窗口工作人员告诉他,妻子生孩子,可以享受和普通参保职工一样的生育津贴等待遇。
长兴县太湖街道居民 姬力: 这次刚刚去问了能领一万多,感觉非常好。七年前的时候我生头胎的时候就没有这个费用,只能领男职工的那个保险,费用总共是两三千块钱。这次保险出来感觉非常好,能减少我的经济压力。
今年以来,长兴县灵活就业参保人员71664人,前三季度享受到生育保险的有318人,补贴金额共计704万元。
长兴县医疗保障局医疗保障事业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 居中: 缴费时间大幅缩短。以前我们的政策,需要连续缴纳12个月的医疗保险,政策调整之后我们女职工在分娩前,仅需要在参保地缴纳6个月。
这次出台的《若干措施》按照中央决策部署精神,并充分总结地方经验,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生育保险;制定生育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和管理规范;指导各地将适宜的分娩镇痛以及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等。
专家:以“三全性”政策体系提供生育支持
28日出台的《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的政策亮点,专家表示可以总结为“三全性”即
全人群 性,也就是说措施覆盖了一些以前在生育支持上还没被覆盖到的群体 ;
全程 性,指的是从婚嫁到孕到生到育到教的全过程;
还有全局 性,为育龄人群提供全方位支持。
从全人群性来看,措施提出有条件的地方,生育保险要纳入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人群,同时还要探索非就业人员的生育保险制度,关注了这些被忽视的群体。还有特别强调要加强对青少年生殖健康的保护等。
中央民族大学人口与民族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杨菊华:《 若干措施》也谈到,比如要加强镇痛的分娩,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到医疗保障的体系中、生育保险的体系之中。我们不孕不育的人群规模也是非常大的,我想有了这样的一些保障措施,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来缓解一些有生育意愿,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不能生的群体,推动他们能够实现他们的生育意愿。
专家表示,生育不仅仅只是一个时间点的事件,而是一个长期的旅程。《若干措施》不是就生育谈生育,而是跳出生育的局限,关注从婚嫁到孕产到生到育到教全过程,尤其是对于育龄人群而言,孩子出生后谁来养谁来育,能否帮助他们平衡职业与生育,直接影响生育决策。
中央民族大学人口与民族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杨菊华: 强调了要推动女性的,也就是推动育儿者的劳动保障权利。因为育儿者是生育、养育、教育的主体,他们在职场中可能会面临一些困境。《若干措施》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缓解他们面临的一些困境。
专家指出,生育友好型社会是适应人口发展新形势,积极应对老龄化、少子化问题的关键举措。生育支持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有关部门协调发力,持续推动降低生育养育成本,实现适度生育水平。
《若干措施》提出的生育休假制度、生育补贴制度、发展普惠托育等,为育龄人群不仅提供经济支持、服务支持,也有着时间支持、文化支持等。
中央民族大学人口与民族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杨菊华: 经济支持更多的是缓解育儿的经济成本压力,而时间支持、服务支持,包括产假、陪产假、家庭育儿假,能够降低女性的机会成本,让她们能够在职场和家庭双双出彩。我们整个社会对婚育的价值,包括婚姻价值、生育价值,可能认同度在降低。我们怎么来引导年轻人树立积极的观念,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积极的婚姻观,从而尊重婚姻,尊重生育。
(总台央视记者 杨阳 史迎春 高博远 浙江台 长兴台)
好评中国·青年漫评:“两新政策”助力经济回暖 2024-10-29 15:50:25 红网时刻
□王思诗 孙亿楠
10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我们发现,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向好因素累积增多。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6%,环比增长0.9%,显示出经济的韧性和潜力。
经济运行稳的总基调没有改变,“两新”政策的推出显得尤为重要。“两新”政策,即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力拉动投资和消费,助力经济回暖,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其一是拉动投资增长。这在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的增长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对整体投资增长贡献率巨大;其二是释放消费潜力。以旧换新政策落地,带动了汽车、家电等重点消费品销售明显上涨;其三是促进了产业发展。交通、通信等设备更新等,推动了高技术产业和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其四是提升民生福祉。住宅老旧电梯更新、环境基础设施更新等,提升了百姓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其五是支撑了绿色转型。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势较好,节能家电零售快速增长,绿色发展不断成为现实。
“两新”工作连接供需两端,既惠企又利民、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随着未来全面推进政策落实,政策红利将惠及更广大的消费者和经营主体,不仅拉动投资和消费,也在设备更新中加力支持中小企业,让“真金白银”的政策不断落到实处。
来源:红网
作者:王思诗 孙亿楠
【我们的中国故事】文斯·凯博:探索与中国的合作潜力 2024-10-29 18:04:34 人民网
在长达六十年的职业生涯中,文斯·凯博爵士横跨政治、经济、外交与商业等多个领域,撰写了大量的书籍及文章。作为一名资深经济学家,他对中国怀有浓厚的学术兴趣,曾多次造访中国,并探索中国与西方在气候变化、教育交流和文化发展等方面的合作前景。在人民网的独家专访中,凯博爵士不仅表达了对中国进一步研究的意向,更强调了中西方人民之间建立友好、深入关系的巨大价值。
凯博爵士曾担任英国自由民主党领袖,直至2019年退出政坛,他还曾在2010年至2015年期间任职英国商业、革新与技能事务大臣,并担任英国国会议员长达20年。在投身政界之前,他曾为全球多个国家政府及私人企业担任经济顾问,具有丰富的国际经验。
文斯·凯博接受采访。葛大龙摄
笔耕不辍 洞察中国与全球经济
人民网:是什么促使您在从政后退而著书作文?
文斯·凯博: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我写了一本书,当时我还是政治人物,主要讨论银行体系为什么会崩溃以及带来的毁灭性后果。后来成了畅销书,我也受到很大鼓舞。所以2015年我离开政坛后就继续写有关经济政策的书,写了本小说,还写了些改变经济学研究方式的重要人物的故事。我写作的主题非常广泛,中国题材自然是重点。
人民网:您是如何对中国产生兴趣,持续观察和思考中国的发展?
文斯·凯博:我第一次去中国是上世纪90年代,古老与现代并存的景象让我难以忘怀。当时我在壳牌工作,担任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此后我成为英国商务大臣,一大职责就是处理与中国的贸易投资关系,对中国进行了几次访问,也与来英国的中国高级别官员会面。
离开议会后我更加关注中国,我越来越发现很多人对中国存在误解,所以我撰写了《中国之谜》(The Chinese Conundrum)一书,希望至少能帮助读过的人更好地理解我们应当如何与中国建立建设性关系。我不能说自己对中国非常了解,当然也不会说中文。我非常喜欢去中国,并受益匪浅。
人民网:您最近又在英国剑桥康河出版社出版了《相异与和谐——解开中国之谜》(Discord and Harmony——Unravelling the Chinese conundrum),是您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士、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艾伦·麦克法兰教授联合编撰的对话集。您能谈谈在这本书中您们的对话和交锋吗?
文斯·凯博:其实我们倒是有很多共识。我们一致认为中国在脱贫、发展等方面取得非凡成就,以及西方应当与中国保持良好、建设性的关系,而不是对抗关系;我们都不希望看到新的冷战出现,我们对中国同样抱很积极的看法,有很多共同点。当然,我们之间的分歧在于,我曾是英国的政治家,了解这里的一些政治压力。尽管英国企业在中国可以做得很好,但也面临很多问题,并不是所有方面都是积极的。艾伦非常睿智,对中国的了解非常深,与他对话,其实我一定程度上扮演的是“友好批评者”角色。
《相异与和谐——解开中国之谜》一书。图片来源:英国剑桥康河出版社
人民网:对谈中您为什么认为过去的几十年中国的发展模式比西方经济体系更成功?
文斯·凯博:无疑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表现几乎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国家。中国放眼长远利益,着眼于几十年后的发展,不仅仅是未来几年。而许多其他国家由于特定政治原因,政府更关心生存和短期利益。
了解中国 西方与之建立联系的关键
人民网:在当前全球背景下,为什么对于西方政治家来说,了解中国是如此重要?
文斯·凯博:中国的重要性在于不仅因为它拥有全球最多的人口,也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和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家,我们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中国息息相关。中国和西方在文化历史方面的差异确实很大,但这也是我们应加深互相了解的原因之一。遗憾的是,会说普通话或其他中国语言的英国人非常少,英国人对中国的了解也很有限,去过中国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双方的进一步交流只会带来积极的影响,所以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我一直鼓励英国团体多与中国开展文化或经济方面的交流。
人民网:您认为目前西方应该如何推进与中国的交流与合作?
文斯·凯博:我想先从一些比较常见的方面谈起,目前一个主要问题是缺乏足够的互动。人际往来非常重要。比如有很多来英国的中国留学生,我们非常欢迎,还希望有更多中国学生来到这里。还有西方应该加大与中国在科学方面的合作力度,商业经贸合作更是双赢的,我在内阁的五年中尽力推动这一点,这是我们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人民网:目前您在做什么项目呢?未来您希望做一些什么方面的项目呢?
文斯·凯博:我刚写完一本关于中国和印度发展模式相比较的书。同时我正在努力发展低碳企业,我是一家即将上市的公司的主席,公司正在为货车开发氢能基础设施,这将是迈向零碳经济迈出的一小步。我还带领一些货车公司和其他公司引入电池技术作为新的驱动。这是应对我们当前面临环境挑战的两项新技术。我认为,与同一领域的中国企业家交流很受启发,中国在新能源方面发展迅速,在这一领域与中国开展更多交流和合作非常有益。
我想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一些对后代有实在帮助的事情。让企业发展起来,这样可以进一步向前推进整个过程。我很想带妻子去中国待久一点,去一些从没去过的内陆城市。我对中国有无限的潜在兴趣,目前我只是触及表面,了解非常有限。所以我很希望多花点时间去更多地方!
第136届广交会累计吸引19.9万名境外采购商线下参会 2024-10-29 18:01:35 央视新闻
第136届广交会第二期于10月23日至27日成功举办。第二期延续了第一期的火热势头,参展企业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新老采购商纷至沓来,现场洽谈活跃,贸易合作取得积极成效。
境外采购商数量持续增长
截至10月27日,共有212个国家和地区的19.9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比上届同期增长3.4%。 其中,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采购商13万人,占65.6%,增长4.8%
金砖国家采购商4.1万人,占20.8%,增长2.2%
欧美采购商4.1万人,占20.8%,增长6.1%
中东采购商2.7万人,占13.7%,增长37.4%
创新产品引领潮流
“绿色、新颖、时尚”是第二期的最大亮点。 本期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称号的优质企业超2300家,比上届增加近900家。
第二期企业在线上平台上传新产品、绿色低碳产品、自主知识产权和智能产品共91万件,占第二期展品总量的57%。绿色低碳产品遍布展区各个角落,成为企业开拓市场的“利器”,深受境外采购商青睐。
线上线下共举办345场新品发布活动,线下累计吸引约2500名采购商到场观看、洽谈,助力新产品快速打开市场。举办2024年广交会设计创新奖(CF奖)颁奖仪式,共有120家企业的147件获奖, 展现了“中国智造”“中国创造”拼创新、拼品质、拼品牌的强大实力与崭新形象。
贸促活动精彩纷呈
累计成功举办275场“贸易之桥”广交会推介暨全球供采对接活动,其中262场供采对接活动吸引了超560家采购商和1370余家供应商在线“一对一”对接洽谈。
与96家参展企业联手,举办15场“好宝好妮探广交”活动,展示企业创新精品,总观看量约600万次。
举办38场专业会议活动,发布8份趋势性主题报告,为企业掌握行业动向和市场趋势、促进产业发展和贸易合作贡献广交会智慧。
线上线下相互赋能
第二期企业共上传展品159万件,累计境外访客94.3万人。 全新推出的广交会App已吸引近7万人下载使用,为展客商提供便捷高效的移动端服务。参展企业表示,广交会“永不落幕”的线上平台有效突破了线下展的时空限制, 实现展览展示、供采对接、商务洽谈、资讯交流等各环节的智能化、便捷化、常态化,极大提升了参会体验,也为后续与境外采购商的贸易成交创造了更多机遇。
第136届广交会第三期将于10月31日至11月4日举办, 以“美好生活”为主题,集中展示玩具及孕婴童、时尚、家用纺织品、文具、健康休闲5大板块21个展区,线下参展企业11703家,其中进口展有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257家企业参展。(总台记者 陈旭婷 黄东旭)
那曲安多县:劳动的歌曲传唱不息 2024-10-29 18:07:41 中国西藏新闻网
车辆行驶在海拔4700多米的那曲市安多县,蓝天白云,一望无际平坦得像地毯似的草原,远处的牦牛低着头看似一动不动地吃着草。早就听说,藏族同胞能歌善舞,在这样的景色下,谁不想放声歌唱呢?
嘹亮的歌声从远处传来,不是我们,那是安多县的民歌艺人次仁土塔尔和白格。
安多县有很多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安多采盐歌、剪羊毛歌、藏北安多谚语、安多鹰笛艺术等,很多看似和音乐艺术、语言艺术相关。
次仁土塔尔是当地有名的采盐歌手。他穿着橙色和金丝蓝绸缎的藏袍,戴着狐狸毛皮做的安多“天线帽”,一双白色的藏靴,精神抖擞。
他说,安多北部有盐湖,当地人自古有采盐的传统,以前除了自己食用,还贩卖到南部去换青稞等粮食。采盐工作非常辛苦,来回要两个多月。安多人民就在采盐的劳作中创作出了自娱自乐的采盐歌。
安多采盐歌很有意思,按内容分类,可分为盐湖歌、途中悲歌、采盐欢庆歌、驮盐工具歌、下一年采盐安排歌等。按采盐的过程分类,还可分为到盐湖的盐歌、从盐湖中捞盐时的盐歌、把盐推到湖边时的盐歌、把盐装进袋子时的盐歌、返回前的盐歌、途中的山水赞盐歌、明年还要带更多的牛马来驮盐的盐歌……这活脱脱就是劳动的场景。
白格是安多当地颇有名气的剪羊毛歌歌手。剪羊毛歌是人们在剪羊毛时和着劳动拍子边唱边剪的一种劳动歌。在每年的藏历7月中旬,牧民们会选择一个吉日。这一天,赶羊人很早就将羊群赶入畜圈内,前来帮忙剪羊毛的能手们一边唱着歌一边剪着羊毛。羊群骚动,场面非常壮观。在这样的热闹场景下,500多只羊,一般七八个人一天就能剪完。
剪羊毛歌的歌词是按照当天工作的顺序来的。比如开剪之前,是吉祥的祝福;凌晨开始聚集羊群,对天、地进行祈福;然后开始剪羊毛……
白格顺嘴就说起了歌词,我们听不懂藏语,但感觉特别押韵。他越说越快,越说越“溜”,歌词在舌间滚动,像一首RAP。
聊起这些民歌的过去,两位传唱人都很兴奋,但谈到现在的传承,却有些担忧。“现在没人采盐了,也就没人会唱采盐歌了。”“年轻人有会唱剪羊毛歌的,但很多人都唱不全。”随着传统生产方式的现代化,一些劳动歌曲面临着失传的风险。
不能让流传数百年的传统民歌在自己这里断了。次仁土塔尔和白格都带起了徒弟。次仁土塔尔的徒弟是他的两个儿子,白格多一些,有10个徒弟。“希望他们能多学一些,传唱下去!”
那曲市、安多县政府非常重视民歌的传承。县里的文化活动经常请这些民歌艺人来演出,还会经常举办专项比赛。比如今年的“乡村振兴 那曲奋进”活动中就举办过剪羊毛歌大赛。每个村派10人参赛,光扎仁镇就有30多人参加。然后镇里的前三名再到县里进行比赛。白格就得了镇里的第一名、县里的第三名。
是啊,除了搜集、记录、出版等抢救性措施,广为传播、广为传唱或可延续这些劳动歌曲。
“让更多年轻人来唱,要把这首歌传承下去,教更多的徒弟。”次仁土塔尔和白格对我们说。(万靖 浙江日报潮新闻记者 温浩杰 施涵予)
据中央美术学院官网消息,10月26日,“雕塑大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学科90年”展览开幕。开幕式上,耿彦波获颁“雕塑学科90年特殊贡献奖”。
耿彦波作为“雕塑学科90年特殊贡献奖”获奖者发言。
该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承办,将展至11月24日。
经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审议批准,开幕式现场颁发了“雕塑学科90年杰出贡献奖”和“雕塑学科90年特殊贡献奖”。其中,山西省政府参事、大同市原市长、太原市原市长耿彦波获“特殊贡献奖”。
耿彦波出生于1958年11月,山西和顺人,2008年任大同市市长,2013年任太原市市长,2019年卸任。
2012年12月,耿彦波获聘国家艺术发展策略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首位研究员。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在大同市任职时,他与中央美术学院多有交集。比如大同三大古寺(华严寺、善化寺、灵岩寺)修复后壁画重绘工程,由该校壁画系师生历经四个寒暑完成。
当时,他赞赏道:“排除异议,最后决定由你们中央美院壁画系师生完全承担这一工程,我们是找对人了。我敢讲,看效果,论水平,你们不输于古人!百年之后,你们的作品将同属宝贵的历史文物!”
除此之外,大同市与中央美院还开展了雕塑双年展、壁画双年展等多项合作。
我国计划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期间两名航天员将驾驶载人月球车在月面开展科考活动。当前,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全面启动实施,各项研制建设工作正在加紧推进,为汇聚社会智慧,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现启动载人月球车征名活动。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10月29日发布的公告,此次载人月球车名称征集活动,2024年11月30日24时截止收集,随后组织对征集作品进行初步审核,遴选出不超过10个方案入围。之后,组织成立包括工程、文学、媒体等领域专家的评审组,综合专家评审意见,最终评选出1个命名方案,并根据名称创意说明评选出一定数量的优秀作者。
基本立意方面,载人月球车的相关命名应在基于积极正面的层面上,充分体现载人航天核心价值与相关元素,彰显“中国智造”的良好形象。
创意要求方面,命名应紧密围绕此次活动主题,注重单个名称的内涵,且考虑是中国首个载人月球车,需有首发的独创性;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结合,既具有中国特色,以及鲜明的科技与探索寓意,也能代表载人月球车的特征和应用价值。
形式规范方面,中文名称应简洁凝练,原则上不多于4个汉字;应便于识别、记忆和推广,原则上不采纳繁体字、生僻字。
载人月球车基本情况介绍:
我国计划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期间两名航天员将驾驶载人月球车在月面开展科考活动。载人月球车可以扩大航天员活动范围,提高月面工作效率,提升工程效益,是未来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的核心装备之一。
载人月球车采用模块化可折叠构型,能承载2名航天员驾驶。载人月球车在月面部署后,具备崎岖地形快速移动、导航定位、安全辅助、对地实时通信和载荷物资高效运输等功能,并能与其它设施设备协同作业,开展月面人机联合探测。
载人月球车造型以现代科技感、越野感为主要设计风格,有机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彰显中国先进科技力量和深厚文化底蕴。
载人月球车方案一效果图:
载人月球车方案二效果图:
0人参与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