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0 15:08:04南方网
12月4日,中华民族传统佳节——春节申遗成功。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
回望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作出重要阐述。千年文脉传承,弦歌不辍,历久弥新,让我们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携手守护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统筹:李琳 杨格
策划:李婷 陈海敏
设计:曹雅琴
动效:张琪达
校对:陈学德
2024-12-10 09:19:21中国经济网
在当前时间点上,既要做好今年工作复盘,也要研究明年经济工作。无论是回顾还是展望,都需要对经济数据作深入的分析,对经济形势作全面的判断,对经济政策作密切的跟踪。围绕中国经济增长的现状和趋势,最近出现一些声音,有的故意散布一些悲观情绪,对此有必要加以澄清,引导各方全面客观冷静看待经济增长。
首先,当前中国经济的边际变化是积极的,政策效果正在显现。存量政策中标志性的以旧换新政策,在9月份开始发力,对消费已经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在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增量政策后,10月的经济数据出现明显好转,特别是消费、服务业、进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呈现较强的回升态势。近期11月的部分高频数据也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活跃度在上升。也就是说,经济数据已经连续三个月出现比较积极的边际变化,这可以支撑一个判断,即中国经济的回升向好是在真实发生的。而目前的变化,还只是增量政策初步效应的体现,随着政策加快落地、效应持续释放,中国经济的季度增长曲线一定会在四季度有所回升,并对下一步的经济增长形成有力支撑。
其次,对经济数据的分析,要有专业精神。对经济数据有一些疑问,是正常的,关键是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在分析数据的逻辑上要经得起推敲。统计部门的数据与市场机构的数据是相互验证的,并没有偏离大多数市场机构的分析结果。今年有7个月的时间制造业PMI指数都低于景气区间,房地产投资销售也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这些都在统计报告中作了如实反映。之前部分数据不理想时,倒没有谁出来质疑,而一旦到了经济数据出现回升的节点,就有人忙不迭抛出一些耸人听闻、渲染恐慌的观点,仿佛见不得中国经济好似的。这并不是一种“客观”,反而带有明显的博眼球意图,甚至不排除有配合做空的动机,对此要加以辨识。
第三,对于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间的差异,要加以重视。宏观数据会在整体上反映经济情况,但由于部分统计民生调查指标呈偏态分布,平均数的应用和对比会出现感受偏差。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不同人群的情况千差万别,在加总微观数据时可能存在对冲情况,结果是其波动性和差异情况反映在宏观数据上可能只是小幅的变化,但并不意味着这些情况就会被忽视。中央并没有回避这一问题,明确要求处理好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的关系。近年来许多政策都瞄准小微企业和困难群体,就是因为看到了这部分群体在经济波动中的脆弱性。这一次的增量政策,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惠民生”,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就是希望政策能实实在在让每一个家庭都感受到温暖。
第四,信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只有解决问题才能增强信心。事情是靠人做出来的,看到问题就要去解决问题。只会动动嘴皮子说点不着边际的忽悠话,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有些论调对于做事的人来说也很不公平。当前中国经济客观上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揽子增量政策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没有回避问题,而是直奔问题去。有些问题相互之间环环紧扣,就需要去解开链条,如化债就是具有源头效应的政策举措。经济形势的边际变化会带来信心的逐步积累,这需要一个过程,但对于解决问题的决心不用有丝毫怀疑。
第五,对2025年的经济政策,是可以有期待的。目前市场上对明年的政策有一些预测,先不论是否靠谱,至少都反映了一种期盼。相关部门已经明确说要“统筹今明两年政策衔接和工作衔接”,也就意味着,明年既会加快政策落地,也会有新的政策出台。我们相信,金融部门下一步会继续加强对经济运行的宏观支持,也会采取适当措施阻断或弱化金融市场风险累积。超长期特别国债将继续发行并进一步优化投向,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最大限度扩大专项债券投向领域。据了解,现在项目储备库里的项目数量和金额是充足的,这对经济将是实实在在的支撑。
第六,对于中长期的发展,明年是一个关键时间节点。中国的宏观经济治理,历来都是把短期和中长期放在一起谋划。而2025年是“十五五”规划编制年,既要实现“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也要谋划好下一个五年的发展。在各个领域研究“十五五”规划的过程中,会推出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等,这些都是经济工作的“加法”,会为未来几年的发展提供很强的确定性。对市场而言,跟踪“十五五”规划,就是与国家发展同步同频,就容易找到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因此,2025年会是政策层的“规划年”,同样也可以成为各个机构、各家企业的“规划年”。
第七,要把预期管理放到宏观经济治理的重要位置,各方共同呵护好希望的火花。这一次很多政策手段是过去没有用过的,而宏观调控与舆论的互动更是过去几乎没有经历过的,同样是十分宝贵的财富。对于市场上的声音,要区别对待。绝大多数市场机构的分析都是很专业的,只是由于分析人士缺乏直接参与宏观调控的经验,存在天然的“视角差”,今后可以加强沟通交流,多搭建一些传递信息的通道,让市场更好地了解政策的真实考量。对于其中一些质疑或批评的声音,只要不是恶意的,就可以作为政策制定的“蓝军”看待,希望有的观点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借鉴。当然,对那些脱离了经济动机、恶意唱空中国的声音,则要在第一时间开展澄清批驳,绝不能让带节奏的言论损害中国经济肌理。
中国经济的前景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经济的前景也是大家生活的前景。唉声叹气、一味抱怨无助于经济增长,对个人和家庭而言也没有意义。越是在遇到困难的关口,越需要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大家都多干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共同努力推动中国经济好起来,这比什么都重要。(作者为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董 煜)
2024-12-10 09:25:19央视新闻客户端
0:24/5:48自动播放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新闻联播》从今天(12月9日)开始,推出系列报道《真抓实干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中国经济回望》,今天播出第一集《有效益的投资持续扩大 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临近年底,大江南北,1465个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在长江沿线,上海经南京至合肥段、成渝中线铁路等开工建设。在东北粮食主产区,内蒙古敖汉旗高标准农田等一批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在三北地区,沙地沙化土地综合治理、水源涵养和生态治理等重点项目正在实施。
前10个月,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增速比全部投资高3.7个百分点。目前,“十四五”规划的102项重大工程中,超过96%的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或者建成。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性作用。针对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完善投融资机制,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会议和多次国内考察中,对完善扩大投资机制,拓展有效投资空间等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他强调,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着力做好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各项工作。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研究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大宗耐用品以旧换新。
聚焦有效益的投资,一系列重大举措落地生效。
从5月份开始,超长期特别国债始终保持每个月2到4次的发行密度,目前1万亿元已全部下达完毕。其中,用于“两重”建设的7000亿元已全部安排到项目上,聚焦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等事关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的领域,另外3000亿元用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今年,我国还加快完善投资管理法规制度体系,持续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同时加强对民间投资项目的用地用海、环评等要素和资金支持。目前,推介项目总数已达1654个,涉及总投资超过1.3万亿元,累计对1407个民间投资项目审批贷款超过7300亿元。
有效益的投资夯实发展基础。
今年,我国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持续织密八纵八横铁路网,加固大水网。黄河古贤水利枢纽进入导流洞开挖阶段,引江补汉工程主隧洞掘进超2000米。截至目前,我国已完成水利投资超1万亿元。
新型基础设施加速布局。今年以来,高技术产业投资已连续7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前10个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比全部投资高5.9个百分点。
有效益的投资激发发展活力。
在葛洲坝水电站,一场智能化改造正在进行,通过加装200多个传感器和定位系统,500多吨的门机将实现全自动化运行。大到水电站,小到老旧电梯,大规模设备更新加力推进,覆盖工业、交通运输、医疗等10多个细分领域,带动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
这条正在运行的杭温高铁是我国民资控股的第二条高铁,开通短短三个月,已发送旅客人次超过百万。前10个月,制造业民间投资比全部制造业投资增速高2.1个百分点。
有效益的投资更好惠及民生。
今年,我国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超过540亿元,支持151个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重大项目建设。同时,支持79个人口流入重点城市普通高中、医院病房改造,不断增强民生福祉。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有效益的投资持续发力,将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2024-12-10 09:25:19央视新闻客户端
0:24/5:48自动播放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新闻联播》从今天(12月9日)开始,推出系列报道《真抓实干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中国经济回望》,今天播出第一集《有效益的投资持续扩大 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临近年底,大江南北,1465个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在长江沿线,上海经南京至合肥段、成渝中线铁路等开工建设。在东北粮食主产区,内蒙古敖汉旗高标准农田等一批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在三北地区,沙地沙化土地综合治理、水源涵养和生态治理等重点项目正在实施。
前10个月,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增速比全部投资高3.7个百分点。目前,“十四五”规划的102项重大工程中,超过96%的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或者建成。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性作用。针对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完善投融资机制,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会议和多次国内考察中,对完善扩大投资机制,拓展有效投资空间等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他强调,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着力做好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各项工作。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研究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大宗耐用品以旧换新。
聚焦有效益的投资,一系列重大举措落地生效。
从5月份开始,超长期特别国债始终保持每个月2到4次的发行密度,目前1万亿元已全部下达完毕。其中,用于“两重”建设的7000亿元已全部安排到项目上,聚焦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等事关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的领域,另外3000亿元用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今年,我国还加快完善投资管理法规制度体系,持续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同时加强对民间投资项目的用地用海、环评等要素和资金支持。目前,推介项目总数已达1654个,涉及总投资超过1.3万亿元,累计对1407个民间投资项目审批贷款超过7300亿元。
有效益的投资夯实发展基础。
今年,我国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持续织密八纵八横铁路网,加固大水网。黄河古贤水利枢纽进入导流洞开挖阶段,引江补汉工程主隧洞掘进超2000米。截至目前,我国已完成水利投资超1万亿元。
新型基础设施加速布局。今年以来,高技术产业投资已连续7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前10个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比全部投资高5.9个百分点。
有效益的投资激发发展活力。
在葛洲坝水电站,一场智能化改造正在进行,通过加装200多个传感器和定位系统,500多吨的门机将实现全自动化运行。大到水电站,小到老旧电梯,大规模设备更新加力推进,覆盖工业、交通运输、医疗等10多个细分领域,带动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
这条正在运行的杭温高铁是我国民资控股的第二条高铁,开通短短三个月,已发送旅客人次超过百万。前10个月,制造业民间投资比全部制造业投资增速高2.1个百分点。
有效益的投资更好惠及民生。
今年,我国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超过540亿元,支持151个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重大项目建设。同时,支持79个人口流入重点城市普通高中、医院病房改造,不断增强民生福祉。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有效益的投资持续发力,将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2024-12-10 11:17:48光明网
0:26/8:12自动播放
编者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在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和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的支持下,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高端智库与光明网联合推出“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暨党校公开课第十二季”专题视频。专题视频坚持问题导向,10位党校主讲嘉宾通过与青年教师和学生对谈的形式答疑释惑、增进共识,用通俗语言、翔实数据、鲜活事例,着力把好的改革举措宣传好,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人心。
本期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蔡之兵解读“如何牵好经济体制改革的‘牛鼻子’”。
【文字实录】
李东兴[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2023级硕士研究生]:老师,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域有很多,为什么说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呢?
吴芮[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2024级硕士研究生]:对,为什么赋予经济体制改革这种地位呢?
蔡之兵:“牛鼻子”是一种很形象的比喻,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牵一发动全身的重要地位。想要准确理解经济体制改革这种“牛鼻子”的地位,可以从经济、体制、改革这三个关键词去理解。首先在经济层面,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经济发展又是其他领域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在现实世界中,很多领域的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作为支撑,它是很难顺利推进的。举一个例子,我们在2020年完成了全面脱贫目标,9899万贫困人口全面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这是非常伟大的成就。如果没有前几十年经济发展奠定的经济基础,我们是很难拿出这么多人力、物力、财力去实现这一目标的。
其次,在体制层面,不同政府部门及其相互关系构成了体制。在国家治理体系当中,与经济发展相关的经济体制部分,它的规模是最大的。在国务院部门中,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或者间接相关的部门就有近30个。其中包括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工信部、人民银行、证监会这些部门都在其中。在这种背景下,经济体制改革无疑会对国家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
最后在改革层面,改革的实质是调整不同类型的利益分配关系。那么在所有的利益类型中,经济利益是大多数人最为看重,也是最难触碰的利益类型。经济利益处理得好不好,直接决定改革进程稳不稳,这也就使得经济体制改革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最重要、最核心、最艰难的改革之一。当然,这同时也意味着,只要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得比较顺利,其他领域的改革也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会极大地促进全面深化改革进程。
李东兴:听您这么讲解,我明白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这个重要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牵好经济体制改革这只“牛鼻子”?
蔡之兵:想要把经济体制改革这只“牛鼻子”牵好,还是要准确理解经济体制改革自身的属性。从本质来看,经济体制改革既是一道多选题,又是一道排序题,还是一道压轴题。
吴芮:那这个是不是就和我们平时考试一样,面对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解法呢?
蔡之兵:是的,不同的题目必须有不同的解法。想要牵好经济体制改革这只“牛鼻子”,我们必须同时回答好三个问题。
答好多选题,就要“牵得准”。通俗来看,经济体制改革就是去解决谁去发展、怎么发展;谁来分配、怎么分配的问题。就是在怎么把蛋糕做大的同时,还要把蛋糕分好,这是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宗旨。在这种情况下,牵准经济体制改革的“牛鼻子”,就是要始终坚定不移地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努力提高我们发展的质量和收入分配的合理性,让更多的人、让人民群众有更大更多的蛋糕去分享。
答好排序题,就要“牵得顺”。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不同任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它的先后顺序是不一样的。在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的时候,老百姓更多关注的是“有没有”和“够不够”的问题。当发展到一定阶段,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老百姓更多追求的是“好不好”和“强不强”的问题。
李东兴:这个是不是就是我们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这种体现?
蔡之兵:是的,这个就是发展阶段变化带来的影响,要求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必须注意改革的顺序。在老百姓还没有的时候,我们不能去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当老百姓开始重点关注“好不好”的时候,我们不能继续去强调“有没有”的问题。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时候,要分清不同改革领域的内在关系,分清不同改革任务的轻重缓急,找准“一子落、全局活”的改革抓手,确保改革蹄疾步稳。
答好压轴题,就要“牵得动”。历史告诉我们,经济体制改革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难题,面对这么多困难,想要确保牵好经济体制改革这只“牛鼻子”,让“牛”按照我们的意图往前走,就必然要求我们的改革有相应的力量和办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解决了很多我们过去想解决却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很多我们过去想办却没有办成的大事。比如说区域一体化,这个目标实际上我们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来了,但是进展一直比较缓慢,地方保护和市场割裂现象比较严重。一直到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并亲自谋划和推动了一系列区域重大战略。我国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才迅速提高,全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才充分发挥。可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必须敢于触碰深层次的利益关系和矛盾,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敢于向硬骨头开刀。
吴芮:那这样看来,想要牵好经济体制改革这只“牛鼻子”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蔡之兵:确实不容易,但我们也要有信心,因为我们这一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来了300多项改革举措,也说明我们已经找准了问题,理顺了关系,做好了方案,也意味着我们这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一定会顺利完成。
2024-12-09 16:19:28学习时报
编者按:为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网开设“言之成理”网上理论宣传栏目,主要编发系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阐释文章,相关原创文章同步在《学习时报》同名栏目刊发。本栏目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出品,中央网信办传播局指导、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支持。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要增强内外联动,构建更有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这是立足新发展阶段、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展示了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的决心和推动全球开放合作的担当。
构建更有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要求。唯有准确识变,才能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大变局之“变”在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在于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在于全球治理体系加速变革,在于世界经济碎片化加剧……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不断升级,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面对大变局之“变”,只有构建起更有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才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争取开放发展中的战略主动,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更有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表现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推进更大范围的开放,首先需要回答“谁来开放”。作为一个国土面积辽阔、区域差异较大的发展中大国,我国对外开放具有鲜明的区域渐进性,从东南沿海城市先行先试,再分阶段、分层次向内陆地区推进,并逐步拓展到全国。这种区域开放渐进性,彰显了中国作为一个超大型发展中经济体,在妥善处理开放、稳定和发展关系上的高超智慧。构建更有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需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这种“先导”作用将体现在对标全球最高标准、最好水平,进一步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需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应立足自身禀赋,着力提高国际通道的通行效率,充分利用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提升对国际资源要素的吸引集聚能力。更大范围的开放,还需回答“向谁开放”。在更加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构建更有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在开放对象上需从以面向发达国家为主的开放逐渐转变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结合、更加重视发展中国家的开放,不断扩大我国对外交往的“朋友圈”。推进更宽领域的开放,这实际上回答的是“开放什么”的问题。在投资领域开放上,我国依循先制造业后服务业的次序稳步推进,并持续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随着《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的施行,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已实现“清零”。当前,构建更有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服务业开放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对此,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提升服务贸易,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自贸试验区(港)等开放平台将进一步发挥试验田作用。构建更有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需要回答“开放到什么程度”这一问题。完善公开透明的涉外法律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改善政府服务……进入新时代,我国积极推动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转变,推动形成更高层次开放新格局。
构建更有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增强内外联动是关键。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以我为主、内外联动的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决定了未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基点在于形成国内大循环。这里要防止一种误解,即认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是要搞自给自足,就会出现对外开放的收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我国拥有超大规模的消费市场以及完整的产业链,具备形成国内大循环的条件。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意味着拥有更多创新场景、更低创新成本,可以获取更高创新收益,这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蕴所在,也是构建更有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基石。增强内外联动,就是要发挥好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相互促进关系,充分利用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的比较优势,推动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形成良性互动,形成“以内领外、以外促内”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增强内外联动,落点都在开放。构建更有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需从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两个向度同时发力。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世界经济碎片化加剧,但经济全球化的动力仍然胜过阻力。过去40多年,中国的发展成就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也必定会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持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还要加大国内开放的力度,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以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世界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好,世界会更好。中国决不会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一个内外联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中国将更好地发展自己、惠及世界,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明天。
策划:何忠国
监制:李 莹
主编:张保平
编辑:常滨海
2024-12-10 12:38:49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 题:挺立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脊梁——写在《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出版发行之际
新华社记者
冬日里,北京图书大厦人流涌动。
一楼大厅里,读者手捧刚刚出版的《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在墨韵书香中热切阅读着。
这本近7万字的权威辅导读物,全面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领域的原创性贡献,系统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科学真理价值、彰显的强大精神力量、充盈的博大文化情怀、展现的鲜明实践品格跃然纸上,发人深思。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不平凡的2024年,中国人留下坚实的奋进足印。新的征程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必将凝聚起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
文化,之于当代中国意味着什么?习近平文化思想,又将如何为中国式现代化大厦筑牢精神基石?
在历史中探寻,来路清晰可辨。
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一脉相承,中华文明自强不息、辉光日新,塑造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世界,也深刻影响着世界文明进程。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历史大潮中,如何实现文明复兴、文化进步,如何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基础上推动文明更新、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成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的新课题。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习近平总书记深沉的文化情怀在亿万中华儿女心中激起强烈共鸣。
习近平总书记曾如此阐述自己的文化观:“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唤醒中华文化基因,同时赋予其现代化的灵魂,习近平文化思想焕发出更加澎湃的历史自信、历史主动。
在实践中求索,答案愈加鲜明。
文者,贯道之器也。一切国家和民族的崛起,都以文化创新和文明进步为先导和基础。
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习近平总书记目光深远。
以光辉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明民族根和魂所在,以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和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振民族精神,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有永远挺立的精神脊梁。
历史从哪里开始,文化就从哪里启程;未来向哪里行进,思想就向哪里延伸。
洞察世界文化激荡新的态势,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和文化主体性;回应中华文明发展新的课题,推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大潮中实现文明复兴、文化进步;立足文化强国建设新的阶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把握社会思想文化新的特点,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思想的伟力,推动历史长河滚滚向前。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新时代的创新创造,气象万千。
(二)
2024年金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赴地方考察。
秦岭脚下的一幕意蕴深长:走进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在国宝级青铜器何尊前,总书记停下脚步,沿着玻璃展柜缓缓环绕一周,久久注视。
三千多年前,“中国”二字镌刻于何尊内底。而今,这两个字不仅代表一个矢志复兴的东方大国,也指代一个行走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古老文明。
跨越时空的凝望,此刻仿佛是隐喻——
从“第一个结合”到“第二个结合”,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在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历史的能量如潮奔涌,文明的底色厚重深沉。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5000多年古老文脉的赓续传承,50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的波澜壮阔,180多年中华民族的苦难辉煌,100多年中国共产党的奋斗不息……历史被贯通,时光长河积淀的文明智慧迸发出全新的力量。
它们融汇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图景中。
2024年夏天,“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7.8公里长的“城市之脊”,纵贯这片土地700多年沧桑岁月,融入当代中国的人间烟火。
这是缩影。
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熠熠生辉,“治国之道,富民为始”的施政理念清晰深刻,“富而后教”的治理经验蕴藏其中,“天人合一”“取之有度”的古老智慧光彩夺目,“和而不同”“亲仁善邻”的悠久传统鲜明生动……
有外国专家撰文:“中国传统文化正在推动现代化建设。”
它们绽放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
2024年1月,300多名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齐聚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就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进行专题研讨。
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明确要求——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做到: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
学员感叹,这是“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在金融领域的生动反映。
今日之中国,置身加速演进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向外看,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向内看,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
“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
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将改革开放的旗帜更高举起,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彰显“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精神气质;
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更加突出黄河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尽显“谋全局者”的胸怀与战略;
出席近年来最大规模主场外交——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2024年出访欧洲、亚洲、拉美多国,同五大洲各国各界人士频密往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体现“协和万邦”的处世之道;
走进湖南常德万亩农田察看春耕,提出“粮食安全必须靠我们自己保证”,透出“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的清醒……
实现中华民族“旧邦新命”,路漫漫其修远。
把治国理政的根基建筑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上,从传统的智慧结晶中开拓中华民族的发展路径,历史与文明长河浩荡,终将越过重重险阻,冲开高山绝壁,千里奔涌、万壑归流,浇灌出这片土地的勃勃生机。
(三)
《黑神话:悟空》横空出世!
这一取材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的首款国产3A游戏,近日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年度榜单,创造了现象级的文化IP。
以时代精神的创新表达塑“形”,以昂扬澎湃的文化自信铸“魂”。
《赶时间的人》记录外卖员的诗意人生,《雕漆隐花,雕出紫气东来》展现非遗魅力,《我的阿勒泰》抒写人与自然……一个个普通中国人的文化追求,为世界读懂中国式现代化打开了“心灵的窗口”。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既要物质富足、也要精神富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崇高追求”……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物质层面的变革与发展,更是精神世界的重塑与升华。
一座山峰的崛起,挺立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复兴,昂扬的是精神。
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习近平文化思想唤醒文化自信“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全社会精神面貌为之一振,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空前增强,全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充分涌流。
风起东方,钱江潮涌。
杭州亚运会,“数字火炬手”踏浪而来,和运动员一起点燃主火炬……传统与现代交融、科技与文化辉映,勇立潮头的精神气质赋予“东方美”“中国风”新的时代意蕴。
从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深处走来,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
以天为盘、以星做子,“神舟”“天宫”“北斗”“嫦娥”“祝融”“羲和”在浩瀚宇宙诠释浪漫经典;以山为卷、以水为笔,世界上最快的铁路、最长的桥梁、最繁忙的港口在神州大地绘就壮美华章;以梦为马、以汗为泉,“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Z世代”在创业路上跑出“加速度”,大国工匠在世界赛场登上冠军榜……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底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主线,以“平视世界”的文化自信为亮彩,新时代的中国绘就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奋斗图景。
奥运赛场的顽强拼搏、创新前沿的争分夺秒、急难险重时的冲锋陷阵、铿锵誓言中的“强国有我”……在厚重深邃的“中国梦”映照下,中国式现代化这个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增砖添瓦,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巍然耸立。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拓宽了中华文明的精神航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创造性凝结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推动形成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社会风尚;以浓郁的文化味、炽热的中华情、浩然的民族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感召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焕发更加强大的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托举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精神家园。
“这里经得住疾风骤雨,未来更是一片光明。”
一个多月前,习近平总书记再到英雄之城武汉。
这片风起云涌的改革沃土,正在展现“天堑变通途”的豪迈气魄,铺展“高峡出平湖”的万千气象,续写“当惊世界殊”的时代传奇。
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一脉相承,与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共同抵达,习近平文化思想日益融入14亿多中国人民的精神血脉,化作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开拓进取的主动精神、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汇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磅礴伟力。
(四)
登长城、坐高铁,或走进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或造访新能源汽车厂,或考察菌菇智能化种植,或体验裸眼3D技术……2024年的中国,成了外国政要的热门“打卡地”。
各国游客也自五湖四海纷至沓来,感受着中国街巷的烟火气、中国百姓的精气神。从“中国与我想象中不一样”到“中国为何进步如此巨大”,“China Travel”在全球社交媒体上火爆“出圈”。
“走,到中国去!”是为发现中国,更是为读懂中国——探寻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密码,感悟中国故事背后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以文明之光映照中国式现代化,这是文明复兴的崭新篇章。
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曾树起一座座璀璨夺目的文明高峰,曾有过“万邦来朝”“东风西渐”的光辉岁月,却在近代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遭受“外族之侵迫”“外来学说之掊击”的百年劫难。筚路蓝缕、跋山涉水,在新时代中国,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难忘北京人民大会堂里一位位外宾道出的“中国经验是宝贵借鉴”的肺腑之言,难忘二十国集团峰会上“中国可以成功,其他发展中国家同样可以成功”引发的强烈共鸣……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也为后发国家的现代转型、古老文明的自我更新打开了新的想象和行动空间。
“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两个结合”的“中国方法”启迪着世界,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中国气度感染着世界。
人们不约而同地感慨着:“中国道路、中国文化不仅属于一个国家,也是世界文明的体现。”
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多元现代性”的确证和超越,更彰显出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底色。有学者指出,中国等非西方国家通过现代化这一“人类文明形成以后最伟大的变化”,恢复了自我的力量,找回了自我的信心,推动世界文明格局从“西方中心”回归多元并存。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样的场景在动荡变革的大时代格外温暖人心:
《红与黑》《茶花女》《三个火枪手》……一本本中译本法国名著作为中国“国礼”重返故乡。中法元首以书会友、东西文明双向奔赴的佳话不断延续。
水波纹、垂弧纹、折带纹、大三角纹……一件件纹样丰富的中国陶器文物踏上了“回家”路。习近平主席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共同鉴赏、不时交流,“让文明的灯塔照耀人类前行的正道”的共识更加坚定。
是法国爱丽舍宫里弹起的中国民歌《茉莉花》,是中国国家大剧院里奏响的意大利名曲《今夜无人入睡》,是“从钱凯到上海”的“中国之船”的世纪回响,是从北京到雅典的古典文明的千年辉映……以文化人、以德润身,以博大的人文情怀观照人类命运,以兼容并蓄的胸襟超越隔阂冲突,以和合共生的愿景凝聚发展合力,这是一个从历史走向未来的古老文明在世界百年变局中的坚定抉择与毅然担当。
今日之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在人类现代化与全球化进程中,如何处理“群”与“己”、“天”与“人”、“异”与“同”的关系?天下为公、天人合一、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国价值”提供着思想启迪。
在风云激荡的世界里,如何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从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到发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一份份植根中华文明厚土的“中国方案”指引着前行方向。
多次访问中国的埃及前总理伊萨姆·沙拉夫有感而发:中国领导人在《之江新语》中指出“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文化,而‘和合’文化正是这其中的精髓之一”,新时代中国正响应时代呼唤,以“和合”之道促世界发展。
革命先驱李大钊曾寄望,中华民族“调和”东西文明而“别创一生面”。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也曾预言:“如果中国能够在社会和经济的战略选择方面开辟出一条新路,那么就会证明自己有能力给全世界提供中国与世界都需要的礼物。”
时光洗礼,岁月积蕴,寄望与预言已成可及可感的新现实。
这新现实是中华文明的新篇章,更是人类文明的新希望。
(五)
北京时间12月4日,一份特别的“文化贺礼”让世界更懂中国。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从“传统节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中国年”到“世界年”,春节的吐故纳新、兼容并蓄,恰是中华文化的生生不息、中华文明的辉光日新。
通过“云上看春晚”“跨国年夜饭”的仪式感,中华文化搭载中国式现代化的快车,跃动着奔涌澎湃的时代脉搏,温暖着全人类对“家”的集体记忆。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当我们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世界看到了“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的中国式现代化,读懂了“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的深层逻辑。
我们以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礼赞“天地之大,黎元为先”的敦厚之德;我们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承续“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治国之道;我们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表达“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理想追求;我们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弘扬“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先人智慧;我们以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传递“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和平愿景。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正因如此,“我们的现代化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
从近代以后“诸路皆走不通”的慨叹到历史学家“中华文明会成为世界的引领”的预言,从“现代化的迟到国”到“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我们过去走的是“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我们现在做的仍将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
“中国有14亿多人口,中国取得的巨大发展本身就是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要贡献。”
亿万中国人民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新时代以来“东升西降”“中治西乱”的鲜明对比,雄辩地宣示——
文明的薪火,接续传承。复兴的道路,矢志不渝!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发展最终应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纵观人类发展史,那些历史上保持长期繁荣强盛的国家,不仅创造了强大的物质文明,往往也创造了引领那个时代的精神文明。
何以文明?何以中国?
站立在广袤的中华大地,我们壮志在胸、豪情满怀:“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2024-12-26 20:27:22人民网43人参与11评论Loaded: 94.71%Picture-in-PicturePauseCurrent Time&nbs..
扫描二维码微信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