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9 09:18:02新华社
0:47/6:47自动播放
开放,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合资企业、物流枢纽、自贸试验区,一路察实情、观进展、谋未来,强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持续推进的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外资企业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营造了更好的营商环境。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湖南长沙的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考察。总书记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我们愿意同世界各国加强交流合作,欢迎更多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对外开放不仅要继续“引进来”,而且更加注重“走出去”。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考察,了解当地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情况。总书记嘱托大家,各有关方面要齐心协力,把这一标志性项目建设好、运营好,带动西部和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连接日益紧密,国内国际产业深度融合、产业要素快速流动对高效跟进的制度创新提出新的需求。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考察。总书记指出,福建和厦门要适应形势发展,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对接国际高标准深耕细作,多出一些制度性、政策性成果,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再立新功。
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内陆,放眼中华大地,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正坚定不移与世界共享机遇,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更多信心和动力。
策划:孙志平、樊华
统筹:韩珅、王志斌
编导:姬杨
记者:丁春雨、程济安、李爱斌、赵小帅、杨震男、陈旺、付敏
摄像:蔡文龙、刘泓里
配音:王帅龙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2024-12-29 11:44:28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3年12月31日,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图片来源:新华社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我们再次站在时光交替的新起点上。
自2013年岁末起,习近平主席连续每年发表新年贺词,为人民点赞、为奋斗聚力。十多年来,人们以各种方式聆听习近平主席发表新年贺词,已成为一年一赴的幸福“约定”。
“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都是追梦人”“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字里行间,记录着习近平主席的谆谆嘱托、殷殷期盼,镌刻下新时代中国向着伟大梦想勇毅前行的步伐。
从贺词中,我们见证了中国步伐走得坚定有力——
时间的书页不断掀开,发展的命题日新月异。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东北全面振兴谱写新篇,雄安新区拔节生长,长江经济带活力脉动,粤港澳大湾区勇立潮头;绿水青山成色更足,乡村振兴展现新气象……
“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只要笃定信心、稳中求进,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铿锵话语,彰显大党大国的雄心壮志与自信底气。
从贺词中,我们看到中国步伐尽展风采——
从“中国超级计算机破世界纪录蝉联‘六连冠’,我国科学家研制的暗物质探测卫星发射升空”到“‘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再到“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奋斗者’号极限深潜”……新时代以来,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建设捷报频传,创新动力、发展活力在神州大地勃发奔涌。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一次次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点赞,为“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中国力量”喝彩。
从贺词中,我们感受到中国步伐底气十足——
从“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再到“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新时代以来,我们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扎实迈进,“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甘肃嘉峪关关城到福建朱熹园,从四川三苏祠到河南殷墟遗址,从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到安徽桐城六尺巷……一连串文化地标,见证着习近平主席深厚的文化情怀,“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应变局、化危机.......“在飞逝的时光里,我们看到的、感悟到的中国,是一个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中国。”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意气风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中国步伐的力量、风采、底气从何而来?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这样阐释——
说团结奋斗,习近平主席告诉我们:“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14亿多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迈不过的坎”;
谈改革开放,习近平主席叮嘱我们:“改革开放创造了发展奇迹,今后还要以更大气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增强经济活力,以更大力度办教育、兴科技、育人才”;
话合作共赢,习近平主席的话语铿锵有力:“世事变迁,和平发展始终是主旋律,合作共赢始终是硬道理”“我们始终如一珍视和平和发展,始终如一珍惜朋友和伙伴,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
聆听贺词,感动与鼓舞涌动心头。
此时此刻,习近平总书记的话犹在耳畔:“我们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紧紧依靠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决战胜一切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挑战。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中国人民前进的步伐!”
昂首阔步行进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征程上,我们定能“皆得所愿”!
策 划:田俊荣、杨学博、姜 赟
统 筹:李 翔、梁昌杰、朱 利、周 贺
文 字:李 洋、史鹏飞
海 报:李 鉴、毛 然
编 辑:邝西曦、郑晓宇
校 对:王玉琳、吴 玥
2024-12-29 11:49:42大象新闻
0:20/10:13自动播放
来到老挝
你听到最多的
一定就是
那你猜
老挝的国花是什么?
这里是东南亚的“热土”
不仅是温度
还有——
我们的热情!
这位中国大姐姐
为我们记录下了
一段奇妙的旅程
旅程的缘起
是一封信
我叫蓬批湾
一个喜欢画画
也喜欢中文的老挝女孩
我的汉语老师说
中国和老挝
共饮一江水
这条河中国叫澜沧江
老挝叫湄公河
如果她在中国写信
放进许愿瓶
我们在老挝就可以等到它
这里就是我的母校
它曾经是全县条件最差的小学
后来神奇的是
它又成为最好的一个
农冰村小学初建于1964年
以前的农冰村小学
真的好难
不仅先天不足
还要备受“烤验”
你知道吗?
老挝一年当中
只有雨季和旱季
最热的时候有四五十度
大象热得也中暑
为了改善条件
老师们四处求助
后来遇见了中国朋友
2012年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
他们来给我们修建了这所新学校
从那时起
学校改名叫“中老友好农冰村小学”
不到一年的时间
学校完全变了样
我还有了中国老师
附近村子的小孩儿都想来这儿上学
不得不说
这真是一件奇妙的事
我们把学校神奇改变的故事
以及“一带一路”和“中老友谊”的故事
画进画里 做成了画册
名字叫“我们的丝路故事”
还发自内心地写了一封信
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
2019年4月25号
老校长带着我们
一起参加了一个很高规格的国际论坛
在这儿我们把书信和画册送给了中国
没想到四天后
习近平主席就给我们回信了
习近平主席在回信中说
谢谢你们的来信和亲手制作的精美画册
从中我能感受到你们的快乐幸福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中国人民的真挚情谊
这份心意让我感动
习主席还邀请我们早日乘中老铁路列车来北京
这个约定能实现吗?
要知道
2019年
我们老挝的铁路总里程才3.5公里
同学们很好奇
中国援建的中老铁路
会是什么样子?
这是一条跨越山河的“钢铁巨龙”
要穿越
横断山脉
危险地震带
原始森林
不得不佩服中国的超级工匠
他们闯过一个个“鬼门关”
开山架桥
还创造了很多世界纪录!
2021年12月3日
作为“一带一路”和中老友谊的标志性工程
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我们大家都很开心
老挝从此迈入了铁路运输时代
我和同学们
也如愿以偿
从老挝坐着火车到中国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满三年
累计发送旅客超4300万人次
运输货物超4800万吨
中老铁路的开通
也让中国老挝的往来越来越“热”
旅游热、汉语热、留华热、投资合作热
中国是老挝最大投资来源国
老挝第二大贸易伙伴
2023年 中老贸易额达71亿美元
同比增长26.7% 创历史新高
现在的农冰村小学
每一年都会有新变化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
我们演唱了《茉莉花》
这些大哥哥大姐姐
都来自老挝中国文化中心
因为有了他们
六一儿童节也变得与众不同
占芭花的花语
是美好和希望
这些年我们看到中国和老挝
一起实现了很多不可能
未来
我们的友谊
更应该像占芭花一样绽放
注:片尾歌曲《一带一路》
作词:维莱鹏•翁帕占(老挝)
作曲:维莱鹏•翁帕占(老挝)
演唱:阿提萨•拉达纳(老挝)
2024-12-29 11:45:20新华社
悠悠民生事,枝叶总关情。2024年,总书记考察步履不停,时刻记挂群众冷暖:灾区灾后重建工作、老旧小区改造、解决“急难愁盼”、服务“一老一小”……人民至上的理念和行动,温暖着百姓的心。
摄影:鞠鹏 谢环驰 王晔 燕雁 岳月伟 张龙
编辑:毕晓洋 张曼怡 刘杰 张浩波 卢烨
新华社摄影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2025-04-18 16:03:00新华社118人参与32评论【学习进行时】应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
扫描二维码微信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