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北京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第一观察|全球南方媒体智库共答时代课题,习近平主席作出重要指引
[ 编辑:颜建波 | 时间:2024-11-12 14:23:50 | 浏览:1516次 ]
分享到:

2024-11-12 11:54:57新华社

11月11日,习近平主席向在巴西圣保罗开幕的“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致贺信,宣示中国在全球南方问题上的立场,对全球南方媒体智库共同解答时代课题提出殷切希望。

一个时期以来,全球南方成为国际关系中的热词,受到国际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今天,世界各地的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全球南方来指代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集合体。

词汇兴起的背后,是国际格局的深刻演变。

习近平主席贺信开宗明义指出:“当前,全球南方声势卓然壮大,在人类进步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有着独立自主政治底色、发展振兴历史使命、公道正义共同主张的全球南方国家,不畏国际形势波谲云诡、逆流涌动,坚定不移地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共同捍卫发展权利,携手走向现代化,正在深刻影响、也必将更加深刻影响人类社会发展进程。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作为全球南方的当然成员,历来是同其他全球南方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多年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始终坚定地同广大全球南方国家肩并肩站在一起、手挽手共同前进,秉承“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共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鲜明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展现了一个大国的历史使命与时代担当。

今年6月,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倡导“全球南方”共同做维护和平的稳定力量、开放发展的中坚力量、全球治理的建设力量、文明互鉴的促进力量,走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列。这“四大力量”,针对的都是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重大和紧迫问题,就破解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信任赤字提出了全球南方方案,为全球南方朝着正确方向团结奋斗擘画了蓝图。

今年以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中国举办,扩员后的“大金砖”峰会在俄罗斯举行,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峰会即将分别在秘鲁、巴西登场……相继举行的这些重要多边会议,点亮了全球治理的“南方时刻”,成为全球南方联合自强的重要标志。

此时此刻,新华通讯社和巴西通讯公司联合主办“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众多全球南方国家媒体智库相聚在一起,表明了媒体智库为全球南方团结壮大、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鼓与呼的文化自信、历史自觉。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强调的:“在世界百年变局中逐梦现代化,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是全球南方国家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也是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面临的共同时代课题。”

全球南方媒体智库共同唱响“南方声音”,展现“南方担当”,有助于增强全球南方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有助于进一步壮大人类进步力量的声势,有助于引导世界上更多人民理解全球南方、支持全球南方,共同参与到建设更加美好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伟业中来。

习近平主席向“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致贺信,指引着全球南方媒体智库为各国人民共同的现代化梦想、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团结合作、砥砺前行。

策划:张晓松

主笔:杨依军

视觉:金小茜、张惠慧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跟着习主席看世界|太平洋对岸的“邻居”

2024-11-12 11:57:47央视网

应秘鲁共和国总统博鲁阿尔特邀请,习近平主席将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不到半年的时间,中秘领导人实现互访,显示了双方高水平的政治互信。

中国和秘鲁都是文明古国,两国友谊源远流长,人民友好深入人心。习近平主席曾以“秘鲁是中国在太平洋对岸的‘邻居’”形容中秘关系,生动诠释了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相知无远近”的深厚友谊。

近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秘各领域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中秘这对跨洋“友邻”的“距离”越来越近。央视网《联播+》特推出长图,与您一同了解。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编 辑丨李丹

视 觉丨颜妮 张紫曦

校 对丨刘禛 孙洁 蔡纯琳 宋春燕 梁雅琴 闫田田 李英卓 毛长志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支 持丨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丨“活起来”+“火起来”!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2024-11-12 11:59:00央视新闻

Loaded: 17.72%
Current Time 0:31
Duration 4:39
自动播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走内涵式发展路子,创新城市治理,加强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积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增强发展潜力、优化发展空间,推动城市业态、功能、品质不断提升。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不断探索城市更新模式,推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

重庆南岸区这十余栋不同时期的历史建筑,以前因为缺少管护严重破败,但现在当地借助城市更新,引入社会资本合作修复历史文物,同时打造特色商业,带来了稳定的客流和良好的经济收益。

重庆市住建委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处处长 邹小春:城市更新既要“活起来”更要“火起来”。我们探索出引入社会资本,对闲置历史文化建筑进行修缮和活化利用。

城市更新,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一头连着亿万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城市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赴地方考察、召开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对城市更新行动作出部署,在天津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在常德看老城街道修复利用、城市规划,在重庆看老旧小区改造,在兰州看社区服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加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老旧管线改造升级,深化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邓东: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推进高质量城市发展、创造高品质的人居环境、实现高水平的社会治理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更新,那么也是服务于整个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的主要的抓手。

如今,围绕城市更新,各项改革举措不断加快落地。25个城市设立了城市更新基金,总资金规模达4400亿元,通过政企合作、特许经营等方式投入城市更新建设。同时,各地正在不断完善老旧小区改造相关的规划土地政策,围绕老旧小区改造中存在的困难、堵点,提高改造支持力度。

湖北省宜昌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副局长 李黎峰:我们现在做的每一个危旧房改造项目,都将基础设施怎么改、公共配套怎么建、商业服务如何更新等放在一起通盘考虑。

目前,全国已有84个城市出台了城市更新管理办法,300多个城市编制了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城市更新的工作组织机制和制度政策框架日益完善。

今年,《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印发,对城市洪涝治理、地下管网改造作出具体部署。中央财政开始着手支持城市更新,拟对首批15个城市给予定额补助。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明年将在两个1000亿项目清单和投资计划当中,主要安排城市燃气、供排水、供热等管网建设。

改革举措不断落地,管网改造更新的步伐也在加快。在江苏,9类14.9万公里地下管线被纳入监管系统。在四川,今年计划完成9000公里城市燃气老化管道改造任务。在大连,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雨污水分流改造工程前不久正式完工。

更新的城市,带来的是更好的人居环境。当前,我国已实施超过6.6万个城市更新项目,累计新开工改造25万个城镇老旧小区,其中改造提升了水电气热等老化管线32.6万公里,还建设了口袋公园4万多个、城市绿道10万多公里。未来,各地将进一步深化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改革,进一步加紧完善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的城市更新体制机制。

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 汪科:住房城乡建设部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建立健全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一体化推进机制,同时要建立政策协同机制,完善金融、财税、土地等相关支持政策。

习语品读|开放是亚太合作的生命线

2024-11-11 16:03:05央视网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文章,风格鲜明、思想深邃、内涵深刻,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这些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充满魅力的语言,是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人格魅力的生动体现。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推出“习语品读”系列,以“新闻漫画+文字品读”的形式,带您从不同维度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魅力。

习语品读|开放是亚太合作的生命线

33年前,中国正式成为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员。33年来,中国不断扩大开放,逐渐从APEC的早期参与者成长为引领者和推动者。

“开放是亚太合作的生命线”,习近平主席曾用这一比喻生动揭示开放对于亚太合作的重要性。生命线是保证生命体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一旦断裂,生命将受到严重威胁。同样,在亚太合作中,如果开放不足,各国间经济、文化、科技交流将受到阻碍,合作基础和动力也将被大大削弱。

“开放”,是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相关会议讲话中的高频词。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亚太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开放则兴,封闭则衰”,“各成员经济,开放则共进,封闭则自困”。

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书面演讲时,习主席再次强调,亚太发展靠的是开放包容、取长补短、互通有无,而不是对立对抗、以邻为壑、“小院高墙”。

作为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亚太经合组织自成立以来,坚持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30多年来,亚太地区人均收入翻了两番有余,十亿人口成功脱贫;平均关税水平从17%降至5%,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七成。如今,亚太地区已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

△ 2023年11月9日,第十二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在青岛市崂山区启幕,吸引了1600余家海内外企业参展参会。

△ 2023年11月9日,第十二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在青岛市崂山区启幕,吸引了1600余家海内外企业参展参会。

亚太地区发展攸关每个成员利益。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是亚太大家庭的一员,中国的发展起步于亚太,得益于亚太,也将继续立足亚太、造福亚太。”

2022年,我国与APEC成员进出口总额为37390.8亿美元,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59.7%。我国利用APEC经济体投资占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86.6%,我国对外投资的73.3%流向了APEC经济体。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为中国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同时,中国也以自身对外开放带动区域整体开放,促进亚太地区互联互通。

《2023年亚洲经济一体化报告》显示,亚太地区经济复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中国对该地区的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4.2%。亚太地区37.6%的货物贸易增长和44.6%的服务贸易增长,都出自中国的贡献。

“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开放成果最终惠及各国人民。

受益于APEC,来自秘鲁的蓝莓、智利的樱桃、澳洲的龙虾以更低价格、更短时间进入其他经济体消费者的餐桌上。今年秘鲁与APEC经济体贸易额预计超过800亿美元。APEC范围内各经济体的商务人员持APEC商务旅行卡,可自由往返于包括中国在内的17个APEC经济体。中国纯电动客车穿梭于智利街头巷尾,助力当地节能减排、建设更清洁城市。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中国援助种植菌草和旱稻、援建独立大道等项目,为当地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 2019年12月17日,首次参与中国援巴新旱稻项目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农户,看到自己种植的旱稻长势喜人。

△ 2019年12月17日,首次参与中国援巴新旱稻项目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农户,看到自己种植的旱稻长势喜人。

中国开放的脚步从未停歇。从连续举办进博会到加速构建“1+N”政策体系,从率先批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到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国以实际行动坚持“拉手”“融合”,让亚太地区“开放”的底色更加耀眼。

历史和现实证明,亚太地区不是地缘政治棋局,而是开放合作热土。正如习主席多次以“船”为喻,中国将始终与各成员风雨同舟,共同推动亚太这艘大船行稳致远,驶向繁荣未来。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编 辑丨王卓婕

视 觉丨陈腾

校 对丨李丹 孙洁 宋春燕 梁雅琴 闫田田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支 持丨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

重磅政论片《解码人类文明新形态》第三集《以文润民心》

2024-11-11 19:38:13新华社

Loaded: 10.30%
Current Time 0:24
Duration 8:56
自动播放

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文明高峰?

是什么让文明薪火相传不息?

又是什么让世界文明百花园更加绚丽?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

如今,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了起来,“火”了起来。深厚绵长的中华文明正在以可体验、可认知、可应用、可分享的方式,传向世界,传向未来。

一个个承载革命文化的红色故事,穿越时间和空间,在人心灵深处回响。

坚定理想信念,革命文化中熔铸的精神力量,激励着新一代年轻人不惧艰险、一往无前。

在传承弘扬革命文化中汲取营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发展。

如今,中国的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各类文艺精品不断涌现,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文明之光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走出去”的同时,中华文化的魅力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走进来”。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亲和力、感召力不断提升。

今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兴盛、革命文化的刚健激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骨神韵,让世界看到,一个东方古国正以她从未有过的文化风貌,拥抱伟大的复兴。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通讯社出品

理解山西 | “黄河文化摇篮”迎来顶流,一号公路真有“黑神话”

2024-11-12 13:50:57澎湃新闻

黄河壮美,魂在山西。

《全球通史》中写道:“中国的文明中心在于黄河流域。”黄河全长5464公里,山西段从偏关县老牛湾流入,至垣曲县马蹄窝流出,途经忻州、吕梁、临汾、运城4市19个县(市),蜿蜒1008公里,形成了无数气象万千的黄河胜景和源远流长的千年文化。

黄河奔流至临汾市吉县,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壶口瀑布的壮美奇观由此诞生。不止于此,临汾还拥有中国最早城市雏形的陶寺遗址、精美绝伦的小西天悬塑、清凉秀丽的云丘山、寻根问祖的洪洞大槐树……被誉为“黄河文明的摇篮”。

随着黄河水一路向南,水流渐缓,紧紧地将运城市拥入臂弯,丰厚的河东文明也一路摇曳而来。运城传承了千年的华夏文明,是武圣关公故里、德孝文化之乡、好运安居之城,也被称为“国宝第一市”,是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多的地级市。

“关帝圣像”从中条山上“俯瞰”运城盐湖和三晋大地。 视觉中国 图

“关帝圣像”从中条山上“俯瞰”运城盐湖和三晋大地。 视觉中国 图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运城市永济蒲州古城西边黄河东岸的鹳雀楼上,唐代诗人王之涣曾留下了千古佳作《登鹳雀楼》。

千百年来,黄河文化生生不息,如今,一个紧依黄河、穿越高山峻岭的庞大公路网与之共舞,串联起了黄河美景、黄河故事和黄河精神。

10月18日,山西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全线贯通,在全国率先构筑了“城景通、景景通、城乡通”的“快进慢游深体验”全域旅游公路网。其中,黄河一号旅游公路长达1238公里,以“踏访黄河、文明探源”为主题,连接65个A级及以上景区和153个非A级重要旅游资源点。

对山西而言,三个一号旅游公路的全线贯通,将为这座被称作“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的文化大省,带去新的机遇,值得游客一来再来,也开启了交旅融合、乡村振兴、生态保护、产业转型的发展新篇章。

“山西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11月5日,进博会在上海举办的首日,山西馆中一位悟空cos者正坐在屏幕前,熟练玩着《黑神话:悟空》游戏,引得众多观展人员驻足。

近年来,“文化自信”成为热词,国风国潮随之兴起。今年8月底,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的上线,让拥有531处国保单位的山西迎来“直击天命”的时刻。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介绍表示,据有关平台数据,在《黑神话:悟空》的带动下,今年三季度,山西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住宿预订量同比增长近2倍。

广胜寺、关帝庙、鹳雀楼、飞云楼等游戏取景地,更是成为新晋“顶流”。游客们突然发现,这座低调的“地上博物馆”,处处闪耀着文化的魅力。

临汾隰县小西天景区是《黑神话:悟空》的取景地之一。 视觉中国 图

临汾隰县小西天景区是《黑神话:悟空》的取景地之一。 视觉中国 图

位于临汾隰县的小西天景区,更是以精美绝伦的悬塑艺术闻名遐迩。大雄宝殿内,1900多尊层层叠叠的彩塑作品,从最大的3米到最小的拇指大小,每一尊都精雕细琢,栩栩如生,经历近四百年仍完整如新,被誉为“中国悬塑艺术博物馆”。

而在临汾陶寺村的陶寺遗址,则是中华文明早期发展的重要见证地。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临汾市陶寺村,面积约300万平方米,距今约3900-4300年,其王墓、宫城等所体现的王权社会,各类礼乐器所反映的礼制文明,以及出现的早期铜器均表明陶寺遗址是一个以政治为中心的国家都城遗址。

换句话说,黄河一号公路晋南这一带可以称为最早的“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陶寺龙盘有着最早的龙的实物形象,其年代约在公元前25至20世纪之间,盘上的龙形实为“天下第一龙”。

此后数千年,山西文脉绵延不绝,不仅以煤炭、湖盐等物产闻名,以壶口瀑布、五台山、飞云楼等风景名胜引着八方来客,还涌现出关羽、柳宗元、王勃、薛仁贵等“龙的传人”。

“山西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山西省文旅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任永福如此形容这样的山西,离爆火只差一个引子。而《黑神话:悟空》便是这个引子。

该游戏在山西取景的消息一出,迅速成为社交平台的热点。在游戏上线当日,山西迅速启动了“跟着悟空游山西”活动,发布主题线路、发放文创产品、规划线下打卡点等;同时高度重视游客体验,主打“宠客”“听劝”,及时吸纳网友意见,提升服务质量。

在突如其来的热度面前,山西居然成功预判了流量,是什么让山西得以从容应对?

是对顶流城市的对标学习,是对自身文旅资源的自信。

就像前文所说,看着周边省市长红的文旅业态,望着新晋“网红城市”的泼天流量,具备一切文旅火热因素的山西自信且清楚地明白,要随时做好迎接准备。

以临汾为例,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写道,“学习‘以美食为媒介双向奔赴’的淄博出圈案例、‘掏心掏肺掏家底’的‘尔滨宠宾’经验,以互联网思维扩大宣传媒体矩阵。”

临汾市文旅局长李青萍认为,山西文旅的出圈,看似偶然,实属必然。这是山西持续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早有准备的厚积薄发,也是山西精美绝伦的古建瑰宝借助游戏新技术新手段实现“文旅+游戏”强强联合的互相成就和双向奔赴。

《黑神话:悟空》游戏上线两个月后,山西又迎来独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10月18日,总长1.3万公里的山西省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全线贯通。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临汾段。 临汾市委网信办 供图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临汾段。 临汾市委网信办 供图

随着一号旅游公路的贯通,山西文旅又迎来了新一波热潮。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王爱琴表示,山西将乘势而上,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提质升级“三大世界文化遗产”,打造“三个热点旅游门户”品牌,把握“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全线贯通契机,完善设施,丰富业态,创新玩法,提升服务。

是旅游公路,也是乡村振兴路

黄河孕育了农耕文明,也练就出“大禹治水”般拼搏勇敢的精神。

黄河与汾河交汇处,运城市万荣县有一个庙前村,这里曾是靠河吃河的农业村。但因紧邻河岸,地势低洼,一度成为安全隐患的聚集地,不仅严重威胁着村民的日常生活安全,还对后土祠景区的自然环境、文物的妥善保护以及湿地的生态平衡构成了威胁。

后来,庙前村乘着万荣县整县域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和“千万工程”的东风,全力配合实施后土祠周边环境整治,不仅完成了105户群众搬迁,还配套建设了文化长廊、休闲步道、村庄游园以及党群服务中心、游客服务中心、便利商超、旅游酒店、公共卫生间等服务设施,为农文旅融合要素配套打下坚实基础。

再后来,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从这里穿过,更是直接将游客“送”到了村口。

依托原有的基础,庙前村迅速抓住了机会,搞起了黄河一号旅游公路马拉松赛、自行车赛等特色文旅活动,打造了多家精品民宿,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万荣县荣河镇党委书记李永强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开通后,前来观光、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停留时间也越来越长,甚至不少外国游客慕名而来。

“‘一号旅游公路’既是一条旅游带、也是一条产业带、民生带。”运城黄河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具备文旅属性,这条路还串联起黄河沿岸的特色产业。“既有莲藕、韭菜、葡萄、香梨、苹果等特色种植,也有大闸蟹、南美对虾等特色养殖。”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运城市万荣县路段。 视觉中国 图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运城市万荣县路段。 视觉中国 图

临汾的隰县也是位于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沿线的玉露香梨优势产区。作为核心种植基地,隰县拥有全国最大的栽培与挂果面积,达23万亩,技术水平居全国前列。近年来,该县不仅建设了11万吨的冷库和10余条智能分选线,还培育了野里垣、广鑫、鲜农联盟等现代化供应链企业,推动了玉露香梨产业的蓬勃发展。

与此同时,大宁县也在努力放大交通、政策等机遇红利,以“特”“优”战略为核心,推动大宁宁脆苹果产业的发展。通过品种、品质、品牌的全面提升,结合新型合作组织和标准化、智能化、品牌化的运营模式,大宁县探索出了一条“两新三化”的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当地农民告诉澎湃新闻,公路通车前,许多商人过来投资的积极性并不高,但随着主线和支线的建设,来投资、收购的人也多了起来。“来投资、收购的人多了,商品也能及时运出去,村民搞农业的积极性也就高了。”

过去,人们常说“要想富,先修路”。这话放在当下,同样适用。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串联景区、串联产业,沿着黄河边的这条路,带火了产业,带旺了乡村。

开发是为了民事,保护也是为了民生

在黄河臂弯处的运城,有一个面积132平方公里的盐湖,是我国最古老的内陆盐湖,也是中国最大硫酸钠型盐湖。

这个庞大的盐池最早被称为盬,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产盐湖区,历代统治者高度重视,积累了丰富的盐业发展经验。运城因盐务而兴,自宋代建城后逐渐完备,成为盐务名城。盐池不仅带来财源,还促进了商品贸易、交通文化等行业发展,成为河东地区中心及晋商发展源头。

明清时期,运城城市建设日益完备,城内慈善救济公益事业有很大发展,建有运储仓、养济院、习艺所、公桑园、牛痘局、养病所、育婴堂、粥厂、同善义仓等。这些公益机构,多为地方行政首脑兼盐务官吏举办,所需资金主要靠盐商捐赠。

1948年运城解放后,又成为盐化工厂的重要生产基地,这里开采出的硝板等原料被用于生产洗衣粉和化肥等产品。

运城盐湖不仅盐资源丰富,还是著名旅游胜地。 视觉中国 图

运城盐湖不仅盐资源丰富,还是著名旅游胜地。 视觉中国 图

然而,经过数千年的开采,盐湖的生态环境已濒临红线,污水横流,垃圾遍地。不可否认,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盐湖开采的意义是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但从当下的视角看,以生态为代价的盐湖开采已经成为“达摩克利斯之剑”,稍有不慎,就会全面崩盘。

于是,2020年9月,运城全面实施“退盐还湖”,盐湖保护范围内停止一切工业生产,从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挖掘、文旅融合四个方面协同推进。

“过去这里很少看到鸟,这几年能看白鹭、天鹅、灰鹤等鸟类在我们这里停歇、繁衍。”运城市盐保中心副主任王斌告诉记者,随着生态的改善,像火烈鸟这些原先在运城很少见的鸟类如今也多了起来。

秋日里,漫步在盐湖边,霞光为湖面蒙上了一层温柔滤镜,游人纷至沓来,共赏浪漫落日。“退盐还湖”“还湖于民”,今天的运城盐湖,已成为文旅新地标。

同样是在运城,作为关公忠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解州正通过创造性转化,将关公忠义文化融入产业发展、社会治理中。

公开报道显示,近年来,运城以创建5A级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为抓手,整合区域内历史文化资源、生态资源,将发源于中条山的五龙峪河、关圣文化建筑群、女盐池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形成大型文化旅游景区。关帝庙、关羽家庙的古建筑和关公故事,女盐池的碧波飞鸟,五龙峪河的水清岸绿,正吸引着运城市民和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在带动旅游产业稳步提升的同时,也让旅游带动关公精神浸润人心。

近年来,运城市大力推进盐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千年盐湖正在转向生态保护、全域旅游等“绿色发展”,加快建设全国知名文旅康养示范区和国际旅游目的地。 运城市委网信办 供图

近年来,运城市大力推进盐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千年盐湖正在转向生态保护、全域旅游等“绿色发展”,加快建设全国知名文旅康养示范区和国际旅游目的地。 运城市委网信办 供图

山西一个个快速发展的故事,就犹如黄河一般,奔涌向前、昼夜不停。

今年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五周年,也是山西启动“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一周年。

截至10月底,285个“一泓清水入黄河”相关工程已开工277个,开工率97.2%;已完工138个,完工率48.4%;完成投资额502.5亿元。

“我们要确保一滴污水都不流入黄河。”运城市黄河促进中心负责人表示,开展相关治理以来,黄河山西段“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蓝天白云也成了常态,绿水青山更是随处可见。

黄河不仅是一条自然之河,更是一条文化之河、精神之河。随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的贯通,来山西黄河沿线观光的游人越来越多,也停留得越来越久......公路就宛如一条玉带,在三晋大地徐徐展开,连起了壮美风景,串起了美丽乡村,也筑起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通途大道,让山西新时代黄河故事未完待续。

设计:祝碧晨

设计:祝碧晨

把握重大理论成果,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人民观点)

2024-11-12 12:31:17人民网

越是面对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面对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越是要以真理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引向深入

缺少启动资金?推荐合肥种子基金和天使基金上门洽谈。

没有办公地点?联系各区县科技局工作人员前来调研。

需要产业支持?主动对接产业链相关产业园,争取优惠政策。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人工智能大模型、人形机器人、超薄柔性玻璃……在安徽合肥滨湖科学城,一系列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一批前沿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从合肥滨湖科学城看全国,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以改革的点火系点燃了创新引擎。科技创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折射改革之效,体现思想之力。

从科技体制改革看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许多领域之所以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正在于这是一场思想理论的深刻变革,实现了以思想理论创新引领改革实践创新,以总结实践经验推动思想理论丰富和发展。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是在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背景下谋划并推进的,呈现出涉及范围广、触及利益深、攻坚难度大、关联性联动性强等突出特点。

在改革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科学把握改革面临的时与势、危与机,及时总结新鲜经验,不断深化对改革的规律性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推进到新的高度,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刻把握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我们能够更加深入理解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能够取得巨大成就,更加坚定自觉地在新征程上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

实现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贡献一届“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盛会,建成堪称世界桥梁奇迹的港珠澳大桥……正是因为有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我们才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从中更能感悟,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强调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异地受理”“异地结算”“异地办理”成为民生关键词,“一张清单”“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实现政府效能革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每一步都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都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放到突出位置来抓。从中更能感悟,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强调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000多家单位、约30万人协同研制国产大飞机,“天问”叩问浩瀚苍穹,“嫦娥”带回月壤样品,“新三样”打造新的中国名片……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我们不断“弯道超车”,甚至后来居上。从中更能感悟,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强调改革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民主恳谈等基层实践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调整重组优化数十个部门、推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以制度力量守护绿水青山……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我们不仅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稳定性和延续性,而且不断增强其发展性和创新性。从中更能感悟,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强调改革必须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

从解决作风问题入手正风肃纪、健全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回应民营企业诉求、起草民营经济促进法……直面时代问题,回应人民呼声,改革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从中更能感悟,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强调改革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负面清单”降低准入门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消除地方分割、畅通国内循环……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从中更能感悟,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强调改革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

基层立法联系点发挥立法听取民意“直通车”作用,巡回法庭实现巡回区范围覆盖,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积极发挥法治引导、推动、规范、保障改革的作用,改革更有穿透力。从中更能感悟,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强调必须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

上海自贸试验区累计有300多项改革经验向全国复制推广,新安江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上升为制度安排,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不断扩围……既注重系统思维、整体战略,又鼓励敢闯敢试、基层探索,改革在破立统一中蹄疾步稳。从中更能感悟,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强调必须把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结合起来;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形成人人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持续缩小、共同富裕扎实推进,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改革“立治有体,施治有序”,为续写“两大奇迹”提供了有力保障。从中更能感悟,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强调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

越是面对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面对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越是要以真理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引向深入。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的“六个坚持”重大原则落到实处,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一定能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更多成果,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本系列评论到此结束)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12日 05 版)









上一篇:改革制度成果展现“中国之治”显著优势——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重要讲话精神系列述评之二
下一篇:习近平向“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致贺信
发布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
用户评价